萬物的價值

ebook 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

By 瑪里亞娜.馬祖卡托

cover image of 萬物的價值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Libby_app_icon.svg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app-store-button-en.svg play-store-badge-en.svg
LibbyDevices.png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是誰在創造財富?

我們如何決定財富創造者的價值?

當今經濟與金融危機正埋藏於眾目睽睽之下⋯⋯

榮獲2019年「斯戴爾夫人獎」(MADAME DE STAËL PRIZE)、2018年「李昂鐵夫經濟學獎」(LEONTIEF PRIZE)、2020年「馮.諾依曼獎」(John von Neumann Award)。

入圍2018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麥肯錫》(Mckinsey)商業類年度好書。

「那些野蠻的黃金大亨──找到金礦的不是他們、挖掘金礦的不是他們、加工金礦的也不是他們,但不知道是出於哪種莫名其妙的煉金術,所有的黃金都屬於他們。」

──「大」比爾.海伍德(Big Bill Haywood)

美國第一個製造業工會創辦人,一九二九年

製造商品的人是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嗎?獲得最多利益者就是貢獻最多心力的人?現代資本主義中,價值萃取比價值創造能得到更高的報酬。而獲得最多財富的人,通常不具生產力;具備生產力者通常都支領低薪,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

本書透過案例分析——從矽谷的Apple、Google等,到金融業,再到大型藥廠——展現一旦失去辨別價值創造與價值萃取的能力,等於開了方便之門給特定人士,肆無忌憚地僭稱價值創造者之名,然後行價值萃取之實,加劇社會與財富的不平等。

二○○八年的金融風暴反應了現今資本主義隱藏的問題,為了避免下一次的經濟與金融危機,並促進長期的經濟成長,我們急需理解價值創造的來龍去脈與生活息息相關,以此重新定義資本主義、重新認識公共政策的作用與政府部門的重要性,並重新思考我們真正想要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各界專家.重量級推薦]

吳惠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李顯峰(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沈榮欽(加拿大約克大學管理學系副教授)

胡采蘋(財經專家)

萬毓澤(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顏擇雅(作家)

萬物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