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前進!二戰裡的無名英雄,在德義日猛烈砲火下誓死衛國

ebook

By 劉幹才、李奎

cover image of 盟軍,前進!二戰裡的無名英雄,在德義日猛烈砲火下誓死衛國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本書包含了二戰期間歐亞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的幾個重要事件。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軍隊,中國方面採取人海戰術,雖最終仍不敵新式兵器的威脅,仍粉碎了日軍「三月亡華」的美夢。在歐亞戰爭中,敦克爾克戰役見證了英法聯軍高明的撤退計畫「發電機行動」,而波羅的海戰役和布達佩斯戰役則展現了紅軍對德軍的漂亮進攻,使得蘇聯在二戰中一舉成為決定性角色。這些事件不僅對當時的戰爭局勢帶來重大改變,也為後世帶來深遠的影響,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大上海保衛戰

1937年8月13日,日軍在上海虹橋機場進行襲擊,引發上海保衛戰。中國國民政府派出李宗仁、白崇禧等將領率領軍隊進行抵抗。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中包括城市防禦和水路作戰。然而最終,由於日軍在人力兵器上占有優勢,加上國共兩黨的內部矛盾和戰略失誤,大上海最終被日軍占領。

▎徐州會戰

1938年,日本侵略軍策劃進攻徐州,李宗仁避強擊弱初見成效,張自忠精忠報國三援臨沂,王銘章抵禦日軍獻身滕縣。此次戰役由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五戰區、第十九集團軍與第三戰區等部隊對抗日軍第十六師團與第六師團,是中日戰爭中歷時最長、規模最大、損失慘重的一場戰役之一。最終,中國軍隊在苦戰後失利,中國方面傷亡約20萬人,日本方面傷亡約4萬人。

▎敦克爾克戰役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德軍在法國北部打破盟軍防線後,英法聯軍被迫撤退至敦克爾克。在約10天的撤退中,盟軍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海上撤退行動,共撤走了超過33萬名士兵。

▎波羅的海戰役

1941年6月22日至11月27日,這場戰役是二戰中最大規模的陸戰戰役之一,由於蘇聯紅軍突破了德國東線的防禦,並向波羅的海地區推進,德軍與芬蘭軍隊在那裡戰鬥了5個月。最終,紅軍攻占了整個波羅的海地區,德國軍隊損失嚴重,使得德國帝國在東線面臨更加艱難的局面。

▎布達佩斯戰役

1944年10月29日至1945年2月13日,這場戰役是蘇聯紅軍在二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場戰役,被稱為「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在這場長達五個月的激烈戰鬥中,蘇聯紅軍成功阻止了德國納粹軍隊向東擴張的步伐。這場戰役也被認為是二戰中最血腥、最殘酷的一場戰役之一,雙方損失慘重,但蘇聯最終取得了勝利,打破了德國軍隊在東線的壓制局面。

盟軍,前進!二戰裡的無名英雄,在德義日猛烈砲火下誓死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