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樹

ebook 威廉·巴特勒·葉芝散文集

By 威廉·巴特勒·葉芝、蘇艷飛

cover image of 生命之樹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威廉·巴特勒·葉芝一生創作豐富,深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的影響。這本散文集反映了他受到雪萊詩歌、布萊克浪漫主義、愛爾蘭民間神秘主義等多方面的影響,是葉芝文學思想與藝術思想的結晶。

談索爾特里琴

一直以來,我深知我不喜歡與唱歌有關的事兒,我自然也不喜歡出版之類的事兒。我現在終於明白了個中緣由,因為我已找到了更好的東西。不久前我剛聽過有人朗誦詩歌,在朗誦詩歌的時候配以柔和的節奏,向詩歌內涵致以虔誠的敬意。如果我是一位智者,如果我能說服少數幾個人學這門藝術,那我絕不會再打開詩集。數分鐘前還在這兒的一位朋友,她把一種精緻的絃樂器放在膝上,她的手指輕輕滑過樂器的弦,同時為我朗誦詩歌,如雪萊的《致雲雀》,埃克特爵士哀悼《亞瑟王之死》中死去的蘭斯洛特,以及我的幾首詩歌。無論節奏在哪裡最柔和,無論情感在哪裡最心醉神迷,她的藝術都是最美好的。雖然她偶爾會說到小曲,但絕不是在唱歌,不是像我們今天這樣的唱法,而只是講話。一個音符,一個如同在教堂中的唱詞,都會破壞一切美好的事物。這也不是在背誦,因為她說到樂譜完全像是歌曲的樂譜,同時彈奏絃樂器,伴隨著說話聲,該樂器發出柔和而甜美的聲音。這樣一來,她的音符就是變動不拘的。除了那些來自她自己優美嗓音的話語效果而外,另一位說話者也可以重複她的話語效果。這門藝術給予說話聲音完美機遇,如果這門藝術能在我們中廣為人知,就如同它在古代廣為人知那樣,那麼她那優美的嗓音就會讓她聲名鵲起。

巫術

我相信我們一致所稱的巫術儀式和哲學,我相信我所稱的招魂。雖然我並不清楚它們具體是什麼,但我相信有一種能量能讓人產生神祕的幻象。眼睛閉上之時就能洞察心靈深處的真相,我相信這種真相的幻象。我相信三條信條,我認為這三條信條是代代相傳而下的,是幾乎所有巫術儀式的根基。這三條信條就是——第一,我們的心靈邊界是變動不拘的。多種心靈似乎可以融匯,創造或揭示單一的心靈,即單一的能量。

第二,我們的記憶邊界也是變動不拘的。我們的記憶是一個大記憶系統中的一部分,即整個大自然的記憶系統。

第三,借助象徵符號,就能喚醒這種「大心靈」和「大記憶」。

我時常在想,如果可以的話,我將會放棄巫術這種信仰。因為我已經在男男女女當中,在家家戶戶當中,在各行各業當中,在各種景象和聲音當中,看到或是想像到某種邪惡和某種醜陋。它來自數個世紀以來慢慢消亡的心靈品質。這種心靈品質、這種巫術信仰及其證據傳遍世界各地。

生命之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