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莒哈絲

ebook 寫作的暗房

By 黃葒

cover image of 瑪格麗特·莒哈絲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喝完威士忌,莒哈絲寫下一行字:莒哈絲,我煩透你了。

這也是我想對莒哈絲說的。這個沒完沒了的矮個子女人,我整個青春期不斷地遭遇她,她在我的書架上有漫長的序列,她寫小說寫專欄寫劇本,玩先鋒拍電影搞戲劇,把一個文藝青年能夢想到的事情,全部說了一遍,然而還不止這些。整整一生,她夜以繼日地戀愛戀愛戀愛,又高調高能地政治政治政治。從1914年活到1996年,真正「享」年82,她把我們十輩子才能做完的事情,用一輩子終結。

1992年,電影《情人》公映,被導演從千萬個亞洲男人中挑選出來的梁家輝的屁股也風靡全球。儘管莒哈絲本人不認可這部電影,但毫無疑問,《情人》讓她成為超級明星、小資偶像。她的臉出現在各種時尚刊物上,我們在電影院看到她,在商場看到她,在飛機上看到她,臨睡前一個電話,還聽閨蜜感嘆一句:哎呀,真希望等我老了,也有一個男人走過來對我說「我更愛你現在備受摧殘的面容」。如此,莒哈絲擠走葉芝的《當你老了》,擠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之輕」,成為又積極又頹廢的世紀末月亮。

抵抗莒哈絲的路上,我愛上加繆。再後來,我重返巴爾扎克和雨果,覺得他們倆,一人一句,就能把莒哈絲繳械。比如,雨果會說,人的心只容得下一定程度的絕望,海綿吸夠了水,即使大海從它上面流過,也不能再給它增添一滴水。巴爾扎克接著總結,痛苦也有它的莊嚴,能夠使人脫胎換骨。依傍著19世紀的兩個男人,簡直可以嘲笑莒哈絲:生活的痛苦,你還給寫作,但寫了一輩子,為什麼一直沒有脫胎換骨?

一輩子,她始終是個情人。一輩子,她始終用叛逆少女的語法和這個世界撕扯、擁抱、分手、和解、決裂再握手。她的人生主角和小說主角擁有共同的名字:情人。這個情人出生在加爾各答,出生在維也納,出生在巴黎,出生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小鎮,莒哈絲說她可以同時擁有五十個情人當然是一種激進表達,但她鍥而不捨的愛情生涯,的確有天神般的意志在其中。她反覆地愛,反覆地受傷,反覆地書寫《戰爭筆記》中雷奧的故事,她把它寫成《抵擋太平洋的堤壩》,再把它寫成《伊甸影院》《情人》《中國北方的情人》,它是《琴聲如訴》的題辭,也是《廣島之戀》的旋律。她寫啊寫,決意把全世界收入她的情愛宇宙,從她的第一個句子,到她生命終點的最後一句,她一直用酗酒的方式交出自己也灌醉別人,所以,當她說著,「即使在死後,我也能繼續寫作」,我們相信她。

至死不休,死了還要愛。在這個意義上,她當然拒絕脫胎換骨。她一生固執,從來沒有讚美過別人對她作品的翻拍。當法共理念和她個人理念出現矛盾時,她就退出了法國共產黨。一生,除了不斷升級她的情人故事的版本,她沒有修改過自己的身心。所以,有時候會突然覺得,大概,這就是莒哈絲的終極革命性。在現代主義風靡的時代,她在讀者身上召喚出了湧動的情感潛流,人人都能和她的第一人稱認同,她的湄公河往事也就成了全球的青春故事。她肆無忌憚地收割人心,睡了很多男人,政治生活也豐富多彩,還是個好母親好園丁好廚師,去了時間的對岸後還有一波情人出來追憶她,她肯定很得意忘形,覺得這個世界沒人能拿下她。

瑪格麗特·莒哈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