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音樂

ebook 中國古樂的「活化石」

By 遲建鋼

cover image of 潮州音樂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中原音樂與土著音樂的融合,

歷史上的中原地區,經過許多次大的社會動亂和戰爭災禍。

為避戰亂,中原地區的人民有過不少次大舉南遷。

其中,中原音樂文化與潮汕地區土著音樂文化相互滲透、融合,並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歷史演變,成為潮州音樂的歷史淵源。

潮州音樂的歷史源流

唐宋之際,隨著大批漢族士人南下,中原光輝燦爛的文化亦隨之南下,與當地土著文化進行了長期的融合,潮汕地區和江南各州郡一樣,都進入了一個文化的大發展時期。

「外江班」與潮州音樂

潮汕地區除本土的潮劇外,還有外江戲(漢劇)。正字戲、西秦戲、白字戲,劇班之間互相交流,演藝人員之間互相砌磋,使潮劇與其他劇種的關係日益密切。潮劇在吸收了「外江班」的曲調、唱腔的基礎之上,逐漸使潮劇成熟完善。

潮州音樂的特色

潮州音樂是潮汕民間音樂的總稱,包括鑼鼓樂、笛套古樂、細樂、廟堂音樂、弦詩樂和漢調音樂等六大類,流行於粵東、閩南、滬、臺、港、澳和東南亞地區以及世界上潮人聚居的地方。潮州音樂的淵源可上溯至隋唐,唐宋是形成期,明清是成熟期,及至清末,演變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豐富性、多樣性、普及性渾然一體。

潮州音樂與江南絲竹樂

江南絲竹樂與潮州音樂、廣東音樂一樣,都是同列第一批國務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江南絲竹是流行於江蘇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區的絲竹音樂的統稱。因樂隊主要由二胡、揚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簫等絲竹類樂器組成,故名。在這些地區的城市和農村都很流行絲竹樂,但風格完全不同。城市絲竹樂風格典雅華麗,加花較多,流傳很廣;而農村則常用鑼鼓,氣氛熱烈,風格簡樸。

潮州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