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

ebook 傳統家庭觀的體現

By 王小婷

cover image of 民居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民居一詞最早來自於《周禮》一書,

原文是「辯十有二土之名物,以相民宅,

而知其利害,以阜人民,以蕃鳥獸,以毓草木,以任土事」,

疏曰「既知十二土之所宜,以相視民居,使之得所。」

民居是相對於統治平民百姓的皇宮的居室而言,

民間建築中百姓的住宅便通稱為民居。

原始民居

河姆渡遺址的建築是以大小木樁為基礎,其上架設大小梁,鋪上地板,做成高於地面的基座,然後立柱架樑、構建人字坡屋頂,完成屋架部分的建築,最後用葦席或樹皮做成圍護設施。其中立柱的方法也可能從地面開始,透過與樁木綁紮的辦法樹立的。這種底下架空,帶長廊的長屋建築古人稱為干欄式建築,它適應南方地區潮濕多雨的地理環境,因此被後世所繼承。

明清民居

以漢族的北方民居來說,不僅有了合院式民居,而且組合模式呈現出縱列和多個縱列的形式。由於氣候和地理環境不同,黃土高原地區出現了獨特的窯洞建築民居。這是一種冬暖夏涼、造價經濟、取材容易、適合當地生活的民居類型。

窯洞式民居

窯洞式民居有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特點。其結構基本是直壁拱頂,外高內低,牆壁附以草泥來加固。它承襲了中國古代形成的特有的建築觀念,並由此而決定了它的建築格局。

民居與傳統文化

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審美思想的最高境界,這遵循了中國儒家思想文化的發展,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凝聚和融合。這種思想在中國傳統民居中具體表現在住宅空間的組織和劃分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北方四合院,宅院中庭院和廳堂的組合空間就是依典型陰陽思想觀念為基點的。

從院子平面不僅可以看出整個院落由四周的房屋相圍合,形成了外實內虛的陰陽關係,而且,房屋的排列也遵照了一主一次的陰陽關係,如中軸線上的門屋和正堂與兩邊的廂房相配。此外,像福建的五鳳樓、南方合院的四合院的四水歸堂式等,都是這種傳統天人合一思想的縮影。

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