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傳統

ebook 一窺美國文學研究

By 趙家璧

cover image of 新傳統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作者以美國小說的成長為線索,

依次介紹了九位現代美國作家。

詳細介紹了各位作家的創作特點

及其對美國文學發展的作用。

在當時美國文學被人輕視的環境下,這部書以公正客觀的介紹把美國文學帶進了文學界的視野。

美國小說之成長

美國小說清除了那許多荊棘,走上了這一條正道,是經歷過許多階段的。在依著這條大道進行的作家中,許多人是屬於過去的,許多人是正在前進著,更有許多人在把自己轉變過來。這些英雄都是使美國小說成長的功臣,前人開了路,後人才能繼續的擴張而進行;而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開闢荒蕪的大功,更值得稱為近代「美國的」小說的始祖。

特萊塞

本來食色的要求是人類的本能,可是為了從代表過剩勞動的「金錢」的產生,人類最初的要求雖然只是一己衣食的需要,當人類文明一髮長,這種要求就從必需的發展成為奢侈的;到資本主義時期,「金錢」的魔力更大,它不但可以使人獲得奢侈的享用並且可以把它來調換權力了。同樣性的要求,也從生理的變做社會的,從必需的變做奢侈的,有時更成為獲得金錢和權力的條件。

桑頓·維爾特

維爾特所以不像特萊賽般的寫美國的大資本家,安特生般寫被壓扁了的小市民,帕索斯般寫動亂錯綜的現代社會,就為了根本的立場不同。維爾特這群人以為自然主義作品描寫的是人生較黑暗的一面,不能說是全部的真實;浪漫主義作品的內容又往往是傷感或是理想的;現實主義的作品描寫的又只是一時一地的人生現象,並沒有把握到基本的人性,只有描寫普遍的固定的人性,才是文藝的最大任務,而這種人性只有在常態的人生中才能領會到,因此節制的精神就成為維爾特作品中每個人物所最需要的東西了。

新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