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

ebook 從月球上的驚人發現到太空垃圾的威脅,一窺天文之謎

By 潘秀英

cover image of 宇宙探索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宇宙的最終歸宿

自大爆炸至今,宇宙大約已有110億年的歷史。目前的探測表明,宇宙還在膨脹。今後如何發展,科學家們有兩種看法:一種是繼續膨脹下去;一種是膨脹到一定程度後,轉而收縮。但不管如何發展,最終都會走向死亡。當然,科學家們還不知道宇宙將在什麼時候死亡,還會是一個很長很長的時間,比如說不可想像的億兆年吧!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弗·當斯和格·勞克林最近發表研究報告稱,在10200年以後,宇宙可能再次變成只有亞原子粒子的混沌世界。

宇宙如果繼續膨脹下去,各星球將耗盡內部的核燃料,逐漸變成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最後黑洞遍佈宇宙,它們吞食包括光線在內的所有物質,整個宇宙變成黑暗世界,最後黑洞也會蒸發,組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也會衰變,宇宙又成為一個混沌世界。

宇宙如果轉而收縮,宇宙中的物質密度會逐漸增大,星球之間的距離會縮短,整個宇宙的溫度將逐漸升高。首先,行星上的生命將無法生存,接著是行星的毀滅。當整個宇宙的溫度升高到超過太陽等恆星的溫度時,恆星也將化成氣體而消失,黑洞則趁機飽食一頓。接著,變「胖」變重的黑洞相互合併,形成一個大黑洞。黑洞最後蒸發,基本粒子衰變,成為一個混沌世界。

小行星闖大禍

6500萬年前的天體大衝撞比起發生的彗木相撞規模要大得多,對於地球來說,造成的後果無疑是災難性的。

不僅恐龍在地球上消失了,同時滅亡的還有翼龍、蛇須龍、魚龍等爬行動物,以及菊石、箭石等海洋無脊椎動物。中生代末地球上有動植物2868屬,到新生代初僅剩1502屬。75%的物種滅絕了,這是真正的生物界的大毀滅。不僅如此,地動山搖的災變對地質海洋和氣候也都有難以估量的影響。

先看地質變動。地殼受到小行星猛烈衝擊後,破壞了地殼構造的均衡性。一般情況下,地殼各點受的力相等,地殼穩定,相安無事。當這種平衡被破壞後,地球必須重新調整——一系列的造山運動和構造運動開始了。

向南美板塊擠壓,形成美洲最高山——安第斯山,這就是地質上有名的「喜馬拉雅運動」。

再看氣候的變遷。以前,沒有大山和高原時,冷空氣和暖空氣暢通無阻,全球溫差不大,氣候暖濕,到處是繁茂的植物。自中生代以後,大山高原拔地而起,南北溫差越來越大。中部地區出現大面積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氣候格局的變動,使得生物分佈也改變了,造就了一些生命力更強的哺乳類和鳥類。靈長類的祖先就是在這次大劫難以後誕生的。可見,環境的惡化,對生物進化是一種催化劑,它雖然是恐龍時代的結束,卻是高等動物——人類出現的前奏。

月球南極有個大冰湖

今年12月3日,美國五角大樓發佈了一條消息:人類在月球的南極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冰湖!這意味著月球有了生命賴以生存的最主要的條件——水和氧氣。

1994年,美國國防部耗資7500萬美元發射了一艘名為「克萊門廷」的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這艘飛船執行的是絕密的軍事試驗任務。今年11月中旬,克萊門廷」號向月球南極的一個環形山底部發射了一束無線電電波。令科學家們驚訝萬分的異常現象發生了:這束無線電波以極規則的方式反射回飛船。按照常理,無線電波碰到岩石、塵埃後會發生折射,反射回飛船的比率幾乎為零。因此,這束無線電波一定是碰到了十分平滑的表面。美國的航天物理學家和數學家們立即分析了雷達捕捉到的信號,並且運用數學方程進行計算,結論只有一個:無線電波碰到了冰的表面!美國國防部認為:在月球的南極,有一個巨大盆地,這塊盆地的直徑有2500公里,深達13公里。在這塊盆地內,有一個環形山。神祕的冰湖就在這個環形山的底部。根據推算,這個冰湖有5至10米深,366米長,面積相當於四個標準的足球場那麼大。

宇宙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