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教戰手冊

ebook 從體系切入,探討學生、家長和老師在學習過程中的角色和策略

By 張超

cover image of 學習教戰手冊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以下五個方面是我看待學習以及學習方法的態度,也是想寫這本書的初衷。

第一,學習這件事從生命的需求角度來說,可以被看作生命的一種「本能」。根據動物行為和兒童行為的觀察研究,可以充分說明學習能力是生命體生存所必備的一種基本能力,因此,從普遍的意義上講,學習的過程確實是有一些較為普遍的規律和方法存在的,這些方法是從學習者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積累、發展、總結而來的,掌握這些一般的方法和規律對於學習過程來說是大有裨益的。筆者根據多年的自我學習經驗及教育教學實踐,針對學習過程,總結了一些學習方法,這些方法均經過筆者本人或學生的實踐驗證,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的提高也確實有些作用,因此總結在書中,希望對讀者有些啟示。

第二,學習的實施過程在一般情況下是以學習者個體為單位完成的,每個人的學習過程、學習習慣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從個性化的角度看,學習者的具體學習過程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可以負責任地說,沒有任何一種所謂的學習方法是具有普適性的,也就是說,所謂最好的學習方法,其實就是學習者本人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習慣而「自我」「創設」「悟」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筆者根據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驗,發現不同的學生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來完成自己的學習過程,而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需要學習者堅持不懈地實踐、嘗試和體悟。從這個角度說,本書提供的學習方法,只是希望為讀者提供一些可以選擇的素材,造成拋磚引玉的作用,希望讀者根據自己的習慣和特點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千萬不要完全按照書中的方法生搬硬套。

第三,學習是一種綜合的行為。這裡所說的「綜合」包括兩層含義:「綜合」的第一層含義,就像第一段中所提到的,學習過程雖然在一般情況下是以學習者個體為單位完成的,但學習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其正常的實施是與包括教育者、學習同伴、學習環境等在內的各個方面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本書中特別增加了關於教育者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者制定策略的篇目以及同伴學習方法篇目等,希望這些內容能夠為教育者和學習者提供一些借鑑。「綜合」的第二層含義是指向學習內容的。其實對於任何學習者來說,任何的學習過程都不是指向單一方面內容的學習。我們以普通學校的學科學習為例子進行說明,在學校的學科學習過程中,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在同一學習時間單元中,我們都是要學習多個學科的,很多時候我們會聽到學生們抱怨說學習的科目太多了,進而看到很多學生產生了「偏科」的現象。在這裡我們且不論國家課程標準設置這些學科共同進行學習的目的和價值,就從學習本身來講,多學科的綜合學習過程才是真正的學習過程,這樣的過程才能使學習者達到「觸類旁通」的學習效果,這樣的過程才能使學習者有足夠的能力進行後續更好的學習。因此,對於一名學生而言,同時學好各個科目才是進入了真正的學習過程。在本書中,多個章節從不同角度提供了一些學科綜合學習的方法,希望為正在「偏科」的同學提供一些幫助。

第四,學習有時是有目的的。這裡首先需要解釋一下「有時」,因為在我看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習是隨時隨地發生的,學習的進行也並非都是完全有固定目標的,如果非要給大多數情況下的學習安上一個目的,我想這個目的應該叫做「為了更好地生存」。如一個不會走路的小孩子,他會傾盡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學習和練習走路,這個過程可能在他沒有設立目標的情況下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但在有些時候,尤其是需要在較短時間內透過學習而達成某一固定目的時,如中考、高考等,在這種情況下,目標是被有目的地設立的,當然,針對這個目的的學習過程,也是需要有一定設計和方法的。在本書中,筆者特意設立了較大的篇幅針對有目的的學習過程進行了學習方法的提供和剖析,並且在最後還針對中考、高考的應試技巧做了一些說明,希望對廣大處於有目的學習狀態中的學生有所幫助。

第五,學習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我們思維的擴展,我們能力的提高,我們生存質量的改善,其實都有賴於不斷地學習,可以說,我們生命中絕大部分的快樂都是學習給予的。學習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寬廣,學習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豐富,學習讓我們有機會擁有更精彩的人生......雖然這些道理我們好像都知道,但現實中我聽到的對於學習的看法卻是完全不同的。人們總是認為學習是一件「苦差事」,總是覺得學習過程「既枯燥又乏味」,在學校中「厭學」的學生比比皆是......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在我看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看待學習這個問題的態度。由於在學校學習中,繁重的目的性學習(如針對考試的學習)越來越多,自發性的興趣學習變得越來越少,這樣就造成學習本身的快樂被掩蓋住了。從現實的條件講,我們目前又很難完全擺脫繁重的目的性學習,因此,本書試圖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幫助讀者從不同的角度看待目前的目的性學習,讓目的性的學習過程更多地轉化成興趣性的學習過程,進而讓我們目前的學習過程也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學習教戰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