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書院

ebook 傳統文化與現代書院

By 王培

cover image of 古代書院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書院的祭祀活動有著多方面的教育意義,

教育後人不能忘本、不能忘恩,

是國家知識分子對自身傳統的認可與宣傳。

書院祭祀是進行德育的一種重要途徑。

書院的歷史發展

唐承隋制,把中國封建教育推到了輝煌的頂峰。直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舉行最後一次進士科考試為止,實行了1300年之久。科舉制對中國封建社會的教育、士風、學風以至於社會風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科舉的繁榮與沒落直接關係到書院的繁榮與終結。

藏書的意義

書院藏書樓與官府及私人藏書樓在收藏目的上有很大不同:歷代國家藏書不公開於民,只供皇帝、王公大臣享用,或供士大夫階層著書立說而用。書院藏書不僅制定了一些管理制度,擁有一定數量的讀者,而且在一定範圍內流通,使書院師生吸收知識養分,充分體現了書院藏書的教育性和社會性的藏書制度,重視藏書及其對學習參考、對書目的利用、對閱讀的指導等。

古代書院的精神

書院的聚徒式模式,直接打破了官學的固定模式,更加獨立,突破主流思潮的箝制,充溢自由自在的氣息。山長是書院的領袖和靈魂人物。傳統上,書院以人(山長)而不是以課程為中心,以道而不是以術為中心設置教學內容;方法上以自學、獨立研究為主,師生共同起居,悠遊山水,質疑問難,相互啟發。學術上注重不同學派的會講,提倡兼容並蓄、自由講學。

書院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對於書院生徒所提出的問題,大師們也是有時解答得明白透徹,有時又只是略加揭示,主要還是讓學生獨立思考、自行領悟,有時又是師徒反覆論辯。書院大師所採用的問難論辯式的教學方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自學能力,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古代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