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差集

ebook 關於文學的深刻評論

By 侍桁

cover image of 參差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參差集》是現代著名作家、評論家、翻譯家

侍桁的一部文學評論集。

其中既有對一些作家的評論,

也有對文學作品及文藝思想的評論。

臧克家

稱臧克家是一個詩人,大概並不是誇大的講話,因為他的詩是一個詩人的詩。新文藝界有了不少的詩,但很少詩人;例如,李金發和最近逝世的朱湘,他們寫過許多的詩,但我只能稱他們為作詩的人。我也承認詩是「言語的藝術」,然而我卻不能承認那只在字句上下苦工的作詩的辦法,我相信比詩的言語更重要的,是詩的意象,為了使那意象生動,言語精美才有意義。我也不反對詩是要含蓄著較深的思想的藝術,但那思想的表現,是比其他的藝術需要更多的具象性,以文字的音韻或文詞的秀麗在詩中來補充意象的薄弱,那縱能作得很好,也是空虛的詩。臧克家的詩的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意象的豐富。

文藝簡論

詩,在文學裡,是最藝術的文藝形式,因此在過去,一向把它認為是文藝的最高的表現。但詩,在現代,顯示出最顯眼的衰頹的傾勢,至最近好像它完全沉寂了。

於是,使詩復活起來,將是一個極重大的問題,因為在文藝的領域裡,無論如何,是不能夠放棄這最高的表現的。而且詩之復活的傾向,現在已經顯現著了,由於漸漸增多著的詩之愛好者的努力,它像是又將活躍在文藝的領域裡。

但詩之復活,究竟將有怎樣的成果,現今還沒有充分的實際的現象可以預斷。不過,我們相信詩是有著前途的!為詩打出一條新的生路,不可不知道它過去所以沉寂的原因,要尋到它的病源,才能開出藥方來。

曹雪芹寫死

最後林黛玉的死,那是八十回書以後的事了;如果現在我們已經確定《紅樓夢》的後四十回,卻非曹雪芹而是出自高鶚之手,那麼高鶚寫林黛玉的死,也還是因襲著曹雪芹的慣例的寫法的。但因為林黛玉是一個書中太重要的人物了,不能不給她讓一些篇幅,繪畫出她的死的場面。雖然在那場面中,有一個垂死人的傷感的遺囑,有她嚥氣時的絕叫,有那最同情於死者的紫鵑的悲泣,有那遙遠傳來的喜事的音樂相對照而成的淒涼,但是若以這場面與這個死者在全書中的重要性比較來看的話,我們怎麼也不能說它是太失於傷感的。

參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