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

ebook 存亡從心所欲不踰矩

By 劉海軍

cover image of 中國象棋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清代袁枚曾有詩曰:「攏袖觀棋有所思,

分明楚漢兩軍峙。非常喜歡非常惱,不著棋人總不知。」

這正是象棋的魅力,可以寄託精神,

調暢情志,養心益智。

象棋名字的由來

唐牛僧孺的《玄怪錄》中有一則神仙傳說:巴邛地區有戶人家,橘園中結了兩只奇異的橘子,人頭般大小。剖開一看,但見每只橘子裡,都有一位鬚眉斑白、面色紅潤的老頭兒「象戲於其中」。他們不僅分勝負,還有古怪的賭注。後來,「橘中之戲」就成了古代象棋的別稱。

最常見的說法是:古時常把象徵刺殺技擊的舞蹈稱「象舞」,象棋即是一種象徵戰爭廝殺的棋戲。《潛確居類書》云:「雍門周謂孟嘗君:足下燕居,則鬥象棋,亦戰國之事也。蓋戰國用兵,故時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也。」類似的記載也可見於公元前一世紀大學者劉向的《說苑》,稱象棋是因為「用戰爭之象為棋勢」而得名。

象棋與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象棋的藝術和棋理折射著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東方民族文化精神。君王是封建國家的最高統治者,以奪取對方君王為勝利成了象棋藝術的靈魂。對弈雙方一般都會發揚陰柔、防守的一面,講究以靜制動、蓄勢待發,如經常使用善守的「反宮馬」、「屏風馬」。

象棋河界分明,敵我陣地劃定,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線不同而固定,表現某種確定性、規範性,符合儒家的社會秩序與等級倫理。

中國象棋的國際化傳播

將棋所反映的是日本國家的政治制度,棋子也有升變,說明日本的政治制度也是鼓勵在戰場上積極立功殺敵的。此外,將棋還折射了日本的文化背景,如棋子桂馬、香車,走棋時無法後退,一往無前,表現了日本武士道精神。

中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