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

ebook 明清之際唯物主義思潮的先驅者

By 管成學,趙驥民

cover image of 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科學巨星的誕生

宋應星字長庚,明代江西省南昌府奉新縣人,1587年(明萬曆十五年)生於北鄉。早在唐代,詩人王勃(650—676)在《滕王閣序》中就說南昌府這一帶「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到明代時仍然如此,江西在工農業、商業和科學文化等方面是全國較發達的省份,江西籍的商人、文人和做官的分佈於全國各地。南昌府作為江西省會,所轄地區又是本省經濟、文化中心和人才薈萃之地,這裡出現宋應星這樣的人物,並不是偶然的。他之所以名應星,是因他母親生他前天夜晚,夢見天上一顆亮星落入她的懷裡。父親很高興,便為他取了這個名。待他長大後,又為自己取了個別號為長庚,也是這個意思。長庚即金星,又稱啟明星。是人們在早晨和傍晚時在天空上常見的一顆亮星。

業績輝煌的中年

宋應星開創的是由農而士,再由士而與科舉決裂,轉向研究工農技術,最後成為一位科學家。他還研究經濟與哲學,並與科學相結合,成為一位思想家。這是宋氏家史中誰也沒有做過的。他的事業非宋景可比。他不但是奉新宋族中最傑出的人物,也是中華民族最傑出的人物之一。為宋景所立的「三代尚書第」石碑坊,在1966年那場政治風暴中已被毀掉,但為宋應星建立的紀念館卻於1987年落成於奉新,其意義亦非「三代尚書第」所可比。宋景之名只因研究宋應星才被人們憶起,而宋應星的大名將流芳千古。

自然科學的成就

宋應星研究科學技術時,注意於對自然現象和工農業技術作出哲學概括,其哲學思想主要表現在《論氣》和《談天》之中。他自覺地以唯物主義自然觀為思想武器,是明清之際唯物主義思潮的先驅者之一。他繼承漢人王充(27—107)、宋人張載以來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傳統,又吸取古代陰陽五行說的宋人周敦頤、朱熹等人學說中的思想養料,結合自己研究科學技術時的心得,形成了一整套哲學觀點。應當指出,他是作為科學家研究哲學問題的,因而他的哲學打上了科學家的烙印。他陳述哲學見解時,並不總是旁徵博引、長篇大論,而是把研究範圍嚴格限於自然現象和工農業生產現象,不想把自然哲學再推廣用於社會現象。他用簡練的語言提出重要的哲學命題,給後人留有思考的餘地。明清之際的哲學家王夫之(1619—1692)就不止一次接過宋應星的哲學命題而進一步展開,方以智(1611—1671)也是如此。宋應星比他們年長二輪多,由此也可看出他在哲學方面承上啟下的作用。

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