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痛,但能跟誰說?

ebook 陪伴自閉兒、亞斯兒等特殊孩子走出霸凌的傷

By 王意中

cover image of 好痛,但能跟誰說?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內容簡介:

他被霸凌,但無法以言語表達......

她被欺負,但以為同學在跟她玩......

當特殊孩子被霸凌,我們最容易輕忽、未曾察覺。

霸凌不會自然而然消失,

老師必須在第一時間介入,這至為關鍵:

當欺負事件發生,無論是不當言語,例如三字經、粗話、調侃、揶揄、嘲諷、過度玩笑,或不當動作,刻意地推擠、打、踢、踹等,第一時間的介入非常重要。

老師必須以嚴肅、冷靜的口吻詢問孩子:「你在做什麼?」讓孩子覺察自己不當的言語或行為。

無論是誰,都得為自己的不當行為負責。

霸凌對一般孩子來說,已是沉重傷害,

但對特殊孩子而言,因無法以言語表達,

他們身心所承載的傷,更是層層疊疊、無從計量,

我們大人必須為他們挺身而出。

‧「大家趕快騎到他背上!」自閉兒臉上勉強擠出笑容,但卻又帶著痛苦的表情......

‧同學們故意用力搖晃桌子,發出轟隆聲。亞斯兒思緒混亂,連忙摀住耳朵......

‧「你再發出怪聲,小心我揍扁你!」無法控制自己生理反應的妥瑞兒覺得被羞辱。

‧「哇,大家看,史上最低的成績耶。」學障兒的考卷被同學拿得高高的......

親愛的孩子: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也都有優、缺點,更有其限制。

無論是自閉兒、亞斯兒、過動兒、妥瑞兒、選緘兒、學障兒、智障兒、資優兒,這不是你們的錯,這更不該成為霸凌的原因。

意中心理師在此書,除了想對所有老師們說:「大人的態度,深深影響特殊需求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同時,也影響其他同學如何看待特殊需求孩子。」此外,他特別針對8種特殊需求孩子的不同特質,提出保護自己,避免被霸凌的方法;他也讓一般孩子藉由角色互換等練習,理解8種特殊需求孩子的不同特質,進而同理與接納;他更讓霸凌者去覺察自己的內在。因唯有被霸凌者、目賭霸凌者以及霸凌者皆被關注,霸凌才可能有消失的一日。

本書特色: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撰推薦序。

白麗芳(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吳佑佑(宇寧身心診所負責人)、沈雅琪(神老師)、余懷瑾(仙女老師;作家;講師)、黃瑽寧(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蔡昭偉(親子作家)不捨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當面對特殊孩子遭受霸凌時,家長或老師最容易出現的盲點:

‧話中有話地急著問原因:「為什麼同學要欺負你、霸凌你?」意指一定是你做了什麼事,說了什麼話,對方才會找上你。

‧批評與責罵孩子:「誰叫你......如果你......同學就不會......」

‧想快速解決霸凌,勉強孩子原諒,而對孩子說:「人家都道歉了,你還要怎樣?」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在這本書中,你可以看到,不論是過動、自閉、亞斯、選緘、妥瑞、學障、智障或資優,雖然都是校園中特殊需求的孩子,但他們的身心特質卻是如此不同,可能遭遇的霸凌樣態,也不盡相同,需要師長協助的地方,也具有其個別性。

但最重要的,是大人需要以身作則,願意去理解與尊重校園中或社會上,每一個和我們不同的人,也向孩子示範,如何與身心特質與我們迥異的人共處。

同時,我們也要鼓勵孩子發揮正義感,適時地挺身而出;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會因為發聲被傷害,而是會被保護。

當越來越多的旁觀者不再選擇袖手旁觀時,或許有一天,霸凌事件將有機會消聲匿跡。」

台灣第一本針對特殊需求孩子被霸凌,大人該如何應對的專書。(特殊需求孩子:自閉兒、亞斯兒、過動兒、妥瑞兒、選緘兒、學障兒、智障兒、資優兒。)

本書除了聚焦被霸凌者,內容也同時關注霸凌者、目賭霸凌者。霸凌者需要覺察、改變,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目賭霸凌者需要勇氣,減少矛盾,擺脫道德兩難的痛苦。被霸凌者需要被同理、支持與療癒。

「霸凌,不是孩子成長的必要生命經驗。沒有人有任何的權力可以霸凌任何人,也沒有人有任何的義務必須要遭受霸凌。

我們不能再視若無睹,冷眼旁觀,否則這些孩子們將被推向一場又一場殘酷、痛苦、折磨的無盡深淵裡。

期待這本書讓孩子們擺脫霸凌的糾纏,並積極達到預防霸凌的作用,讓特殊需求孩子們能夠順利融合在每一個友善校園裡。」──摘自本書【前言】我為什麼要寫霸凌這本書?

好痛,但能跟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