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人

ebook 我,究竟是什麼?(芥川獎作家平野啓一郎鼓舞人心的處世哲學)

By 平野啓一郎

cover image of 分人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本書共分五章,各章就回答了三個基礎的哲學問題: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到哪裡去?

這些都是現代人的困擾,平野透過分人概念,讓萎靡不振的年輕世代化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困擾。這是一本讓日本專家、學者乃至讀者都直呼受用,為心靈困惑者書寫的入門書。

分人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個人」之中,有不同的「人設」或「類人格」的比例,就是所謂的「分人」。

我們在各種人際關係中,都有各式各樣的自己:與戀人在一起時的自己,與父母在一起時的自己,在職場上的自己,和同好夥伴在一起時的自己......我們透過和對方的反覆交流,在內心形成的一種人格模式,這些每一個不同的自己,都是我們的分人。

而這些分人,不僅是直接面對的人,也包括只在網路上交流的人,以及當我們在讀小說或聽音樂接觸藝術,或投入自然風景的情境下,也會形成不同的自己。

也就是說,真的自己不是只有一個!每個人不是只有一個面貌,這些面對不同時所呈現的不同面貌,也不代表自己虛假;真正的自己,其實是擁有這麼多分人的自己,唯有接納自己擁有眾多的分人,才是認識真正的自己。

為什麼提倡分人?

在現實上,日本有著年輕人自殺的嚴重社會問題;有些人很難全面肯定自己,卻很容易完全否定自己。然而,鼓勵他們純粹地「愛自己」,又只是陳腔濫調,何不引導他們先認清自己呢?

平野希望大家「如果能掌握自己是『分人的集合體』這樣的概念,讓自己在不同人際關係下的喜好相對化並加以認知,學習盡量降低形成壓力的分人比例、同時提高喜歡的分人比例的方法,就能避免像自殺這樣完全否定自己的困境」。

而這樣對於「分人」的思索,藉由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辯明,甚至可以衍伸應用更大的戀愛觀,乃至生死觀。「人通常不會說喜歡自己的全部。但可能意外地會說,喜歡和某人在一起時的自己。」進而更加喜歡自己。

自2012出版至今長銷不墜,眾多讀者直呼受用:

「分人」這觀念讓人很有共鳴。我曾經很討厭自己,直到明白「沒有絕對的自己」這件事後,拯救了我。

當我在思考人生的重要課題時,遇到了這本書。它提供了另一種角度去思索人生。

喜歡原來是「我們要經由別人才產生的」,這一點完全讓人猛點頭。

以前總以為「真正的自己」只能有一個,但這本書讓我去思考,不管是自己好的或壞的一面,那些都是自己,反而更能肯定自己。

從人際關係上去想,分人解決了「我是誰?」「我為何有這麼多樣貌?」的困擾。

其實是心理諮商師推薦我讀的,沒想到有那麼多見解深得我心。

說不上是哲學思考文集,也不到心理學專書,但全新的論點與發想引人深思。

沒想到寫小說的平野啓一郎能用他清楚的文字完成如此勵志書屬性的作品。這本書,化解了我一直以來在思考的人有各種樣貌的矛盾。

原來我面對不同人就會展現不同樣子的自己,全都是真實的自己。讀完這本我更知道怎麼愛自己了。

本以為「我是誰?」這樣的問題還能有什麼有新意的解法,平野啓一郎的論點完全說服了我。

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