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

ebook 我是警察

By 王惀宇

cover image of 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寫給台灣七萬名警察

無懼險阻,基層員警王惀宇堅持為第一線發聲,

以「找回每一個員警的尊嚴」為職志。

他寫下被掩蓋的基層員警的聲音,

縱使長官希望他不要再寫了......

我對抗的,從來不是警察,而是逼人為惡的體制巨獸。

想喚醒的,是警政高層、基層員警以及一般民眾。

「英勇殉職」不該是警政高層拿來宣揚的徽章,因為它代表的是──

我們沒能守護那些被他們稱為「最重要的弟兄」。

當我結束最後一班勤務,回到派出所時,我都會鬆一口氣。

每卸下一件裝備,就像放下一道重擔。

把槍放回槍櫃時,我會覺得這是今天最有成就感的時刻──我沒需要用到它,真是太好了。

我可以在出入登記薄,寫下「退勤」這兩個字......但,有些人已經沒有機會退勤了。

凃明誠、曹瑞傑、薛定岳、李承翰、王黃冠鈞、郭振雄、葉家豪、陳啟瑞......還有許多早已被遺忘的警察,他們仍然繼續在勤務崗位上。──王惀宇〈他們依然在這裡〉

‧派出所的槍櫃無法上鎖、櫃門關不緊;

‧30人共用6件防彈衣,訓練與實務無法銜接;

‧再龐大的情緒困境與心理創傷,員警自己消化,「關老師」形同虛設;

‧警察的業務包山包海,110彷若台灣民眾的許願機。

‧績效追求掐緊員警咽喉,員警遊走法律邊緣;

‧一天上班12小時,身體與靈魂永遠疲憊,壽命比民眾少近20年;

‧員警懲處幾無標準,羞辱話語是常態;

‧員警走上絕路,是個人問題,與體制無關......

荒腔走板、盤根錯結、層層疊疊的沉痾,是基層員警王惀宇每天面臨的日常,但他內心最被撞擊與撕扯的是在這些沉痾下,那些被拋棄與犧牲的員警同事。

他背負著他們,記憶著他們,也寫下他們。他告訴自己:「不能遺忘」,因為那是他們所唯一留下來的。

權威、封閉的警察教育養成,加上強調服從的職場文化,豢養起體制這隻龐然巨獸,他期待從警政高層、基層員警與一般民眾三方面,喚起更多人的醒覺。

每個當警察的人,都曾經有過憧憬。王惀宇想與每一個台灣的警察,一起找回那份憧憬。

本書特色:

吳忻穎 (前檢察官;《扭曲的正義》作者)、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撰推薦序

王子榮(雲林地方法院法官)、吳東牧(公視台語台新聞部製作人)、呂秋遠(律師)、張子午(《報導者》主編)、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黃哲斌(新聞工作者)、雷丘律師(「雷丘律師就決定是你了」粉專版主)、劉梅君(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蔡崇隆(紀錄片導演)眾聲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歷史上所有波瀾壯闊的變革,都始於每個千里之行的足下。我們到底能不能告別警察國家,走向真正的法治國家?取決於每個公民的覺醒,以及行動。這或許便是作者寫這本書的初衷,至少,人們必須看到問題。」──摘自推薦序〈千里之行,始於覺醒〉吳忻穎(前檢察官;《扭曲的正義》作者)

本書是位從事基層警員十餘年的烏鴉,所為血淚建言......護法的力量一定是保守的,當想要在外頭利用革命的力量推翻護法的力量時,一旦成功,革命的力量就會成為新的護法力量,繼續保守。班雅明主張必須在護法與革命兩力量間找出純淨的力量,這樣才能維持、保護住每個人的尊嚴。而本書正是作者用其血淚所形成的純淨力量,期待這股力量能在所有員警心中生根。──摘自推薦序〈最沉痛的指控,也是用鮮血寫出的悲哀〉李茂生(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要警察說故事,還有其他難處。眾所皆知,警察言行受到很嚴格的限制,也很容易被放大言論。

當年我寫論文時,不少警察拒絕我的訪談,他們擔心可能會曝光而被上級找碴。就連這本書也是如此,為了保護關係人,書中的故事皆經過大量改寫,以免影響到當事人。

過去,我無論是媒體投書、臉書寫作,都會受到各級長官的密切關注。如果我沒有做這些事,應該可以過上更輕鬆的人生吧?

但儘管有這麼多阻礙,我還是想要寫下我們的故事。

「這會造成你的負擔嗎?」

明明知道這些問題,卻視而不見,對我來說,才是負擔。

從開始對警政議題公開發言後,我就清楚自己在這個圈子將永不翻身,但又如何?

就算曾上台受獎、連年考核優良、擔任代理幹部,依然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無論再怎麼努力配合上級要求,還是無法幫助到那些被拋棄的同仁。

這樣的日子,是我想要的嗎?這樣的體制,是我們想要的嗎?這樣的警察,是這個社會需要的嗎?

......──摘自自序〈一個平凡警員的故事〉

活得像個穿制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