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誌2 日記研究

ebook 抑鬱病的生成、惡化、和爆發 Fight against Depression (Episode 2) Diary Reveals: Depression`s Formation

By 傅正斯

cover image of 抗病誌2 日記研究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我很小的時候已經開始思考,如果媽媽沒有生下我,我這個人這個意識會怎樣?」

「人有沒有前生?人死後又會去哪裡?我自有意識開始就有自殺的想法。」

「我有時是真心的希望,『高空』可以賜我一件『擲物』。」

「我要了結自己,我去了結自己比起面對自己來得舒服。生命活到這一刻,了結變成為一個解脫。」

「我冀盼自己意外死去。我要是死得像一場意外,可說是生命主宰給我的一個恩賜。」

「在想自己的死亡時,在選擇自己的死亡同時,原來我從來都不怕死亡 ── 連死也不怕的時候,還有什麼可怕?」

「我要好死,我要死得好好。我要好好的活讓我好好的死。」

......

這是一名跟「張牙舞爪」的抑鬱症搏鬥了三十年的資深病人最真實的自白。

作者傅正斯由童年時受拋妻棄子的老爸之不良吸煙習慣影響開始,到青春期對陌生少女逾兩年的病態苦戀,後因中學升學及大學選科等人生關口,一再陷入情緒病當中,最後抑鬱更演變成恆常化,純粹因為無聊而抑鬱!

三十年間,「身體和精神的力量」都在不知不覺之間大量流失或消耗,變得軟弱無力,多次受到嚴重抑鬱侵襲(亦多次復原),期間數度自殺。他唯一的發洩出口,就是寫日記,寫出心中憂愁,於是在這期間寫下了超過二千篇日記,字數超過一百萬。

在日記簿出現的內容──直到二十多年後,作者決心研究抑鬱病之後──今天才有公開的決定。因此,日記裡面出現的內容,是作者對自己最坦誠的說話。在毫無顧忌之下,在完全沒有需要考慮其他人的任何反應之下,寫出來的都是最真誠真摰的自白。

作者以徹底解決抑鬱病為目標,嘗試使用私人日記作為研究的原始材料,期望更加可靠和詳細地呈現此病的種種病態。

最後發現,原來,有時「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十分簡單──「生命中的一切總要面對,逃避只是痛苦的延續。」

作者是一位抑鬱症病人,罹患抑鬱病接近三十年,多次受到嚴重抑鬱侵襲,數度自殺。因為患病的時間悠長,與及受到的傷害深廣,所以對抑鬱病有十分切身和豐富的認識。

此書難得之處在於,作者以個人三十年日記資料為根據,從第一身的思想、行為、和生活,以「日」作為病變觀察的時間單位,研究抑鬱病的生成、惡化、和爆發過程,同時也研究抑鬱的機制 ── 破天荒地重新詮釋抑鬱症病人身上的抑鬱病。

根據作者的個人經驗,對抑鬱病了解越多,就越能夠減低抑鬱病的傷害。

抗病誌2 日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