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安心 環保經

ebook 屏東慈濟環保教育站的故事

By 屏東人文真善美志工

cover image of 屏安心 環保經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用愛與陪伴成就的環保志業

 

一九九○年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時年六十四歲的蔡黃素琴於自家門口做起資源回收,是屏東第一位環保志工。屏東第一場大型資源回收始於一九九三年,將環保理念正式向社區會眾宣導。環保從此由志工個人自發性的行為,轉為慈濟社區組隊戮力的共同志業。

 

被稱為「臺灣尾」的屏東,也可以是觀念最先進的環保先鋒。二○一四年,慈濟與屏東市首創政府公部門與民間非營利組織、個體資源回收者合作「定時定點資源回收」的環保新紀錄,百餘個臨時環保點出現在大路邊、宮廟旁,讓全市市民成為動手分類的一分子。

 

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做環保不只是愛人,更是愛地球。屏東環保志業在環保種子講師的推動下,深入校園、影響家庭。環保站發揮社區道場的功能、快速成長,容納眾多願意踏進來的社會大眾,在愛與陪伴下,學習與天地共生息的智慧,也尋回自我生命的價值。

 

證嚴上人開示 〉最美的手 守護大地

 

臺灣,真是有福的地方,每天都有這麼多的環保菩薩,辛苦地做資源回收與分類,大家既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也同時在保護地球上所有的眾生;因為眾生依賴地球資源而生存,若在此時任意耗用資源、破壞環境,很快就會讓地球上的生物無法生存。

 

二○二二年十月,我行腳到屏東和當地的環保菩薩溫馨座談,見到了好幾位超過九十歲的老菩薩。我將他們的雙手牽起來看,牽起來摸,每一雙手都做到彎曲變形。這雙手曾經為家庭、為子女操勞,此時為了把回收的東西詳細分類,塑膠歸塑膠、鐵絲歸鐵絲,這樣割、這此樣拆......

 

我摸著他們的手,跟他們說:「我都覺得自己沒有做,所以手沒有像你們那樣的美,每雙手上的繭、突起的骨頭,摸起來一顆顆、一粒粒,這就是結舍利,就是生命價值的印證。你們都是為人間社會做,為保護地球而做,你們的生命很有價值。所以,你們不要說孤單,因為師父跟你們作伴,而且有這麼多菩薩跟你們一起做。」

 

還記得二○二○年的時候,屏東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帶著我「走到」車城、佳冬、恆春等,還搭船到小琉球,每一個環保站都有許多菩薩

用愛與陪伴成就的環保志業

一九九○年證嚴上人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時年六十四歲的蔡黃素琴於自家門口做起資源回收,是屏東第一位環保志工。屏東第一場大型資源回收始於一九九三年,將環保理念正式向社區會眾宣導。環保從此由志工個人自發性的行為,轉為慈濟社區組隊戮力的共同志業。

被稱為「臺灣尾」的屏東,也可以是觀念最先進的環保先鋒。二○一四年,慈濟與屏東市首創政府公部門與民間非營利組織,個體資源回收者合作「定時定點資源回收」的環保新紀錄,百餘個臨時環保點出現在大路邊,宮廟旁,讓全市市民成為動手分類的一分子。

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做環保不只是愛人,更是愛地球。屏東環保志業在環保種子講師的推動下,深入校園,影響家庭。環保站發揮社區道場的功能,快速成長,容納眾多願意踏進來的社會大眾,在愛與陪伴下,學習與天地共生息的智慧,也尋回自我生命的價值。

證嚴上人開示 〉最美的手 守護大地

臺灣,真是有福的地方,每天都有這麼多的環保菩薩,辛苦地做資源回收與分類,大家既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也同時在保護地球上所有的眾生;因為眾生依賴地球資源而生存,若在此時任意耗用資源,破壞環境,很快就會讓地球上的生物無法生存。

二○二二年十月,我行腳到屏東和當地的環保菩薩溫馨座談,見到了好幾位超過九十歲的老菩薩。我將他們的雙手牽起來看,牽起來摸,每一雙手都做到彎曲變形。這雙手曾經為家庭,為子女操勞,此時為了把回收的東西詳細分類,塑膠歸塑膠,鐵絲歸鐵絲,這樣割,這此樣拆......

我摸著他們的手,跟他們說:「我都覺得自己沒有做,所以手沒有像你們那樣的美,每雙手上的繭,突起的骨頭,摸起來一顆顆,一粒粒,這就是結舍利,就是生命價值的印證。你們都是為人間社會做,為保護地球而做,你們的生命很有價值。所以,你們不要說孤單,因為師父跟你們作伴,而且有這麼多菩薩跟你們一起做。」

還記得二○二○年的時候,屏東慈濟人透過網路視訊,帶著我「走到」車城,佳冬,恆春等,還搭船到小琉球,每一個環保站都有許多菩薩在做資源回收。沒有固定空間的菩薩,因為環保站土地尋覓不易,經常一處換過一處,道路旁,天橋下......但無論環境大小,好壞,大家都能集合在一起,定心做分類。

在恆春,因為推動觀光,湧入大量遊客,也帶來了滿地的垃圾,汙染了純淨的海灘。而慈濟人提起菩薩使命與信心,(王)伯蓮從二十幾年前開始在自家旁邊的小空地做回收分類,剛開始人數少,慢慢地向鄉親推廣。空地被地主收回後,感恩有菩薩提供土地作為環保道場,才有辦法繼續帶動地方上的鄉親一起投入。

同樣是二十幾年前,慈濟人將環保理念帶到小琉球,號召鄉親一起做回收。守護故鄉的心念,感動了船公司老闆,願意不收運費,用船隻將回收物運送到臺灣本島;老船東退休後,再由兒子接手。志工無私付出,船公司以愛護持,都是出於一分真誠的愛心,珍惜資源。

不過,相對於全臺灣,全世界,慈濟人所做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除了靠志工宣導環保,更需要政府的支持,民間與政府兩相配合,才能有顯著的成效。例如屏東市政府曾經與慈濟合作推行夜間環保,由鄰里長向家家戶戶宣導,慈濟人搭配市府環保車收垃圾時間,在定點教導民眾做分類,用貼近生活的方式對大家講環保道理;大部分民眾都能接受,也願意力行,就是人與人之間善循環的見證。

各位菩薩,好事好人做,好人做好事;好事,對的事,做就對了!假如天下人都有這樣的觀念,人心安定,大地就平安。

雖然大家很多都已經白髮蒼蒼,但是我們不要認老,人人都是環保菩薩,分分秒秒都在為守護地球而付出。大家的身行,就是對人間最好的教育與帶動,因為我們天天在做的事,是天底下人最需要,卻很多人都做不到的。我們將環境照顧好,子孫才能平安在此生活,我們自己下輩子再來時,也能在物資豐富的好環境裡安心生活。

前言〉屏東環保志業發展略述

撰文◎黃湘卉

自從一九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證嚴上人應吳尊賢文教公益基金會之邀,在臺中市新民商工演講,公開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開始,屏東第一位環保志工是如今(二○二二年)已屆九十六歲的蔡黃素琴女士;那時她想,自己既不識字也不會騎車,就來做環保好了。

蔡黃素琴於一九九○年年底在自家門口做起資源回收工作,鄰居看到她用心付出,紛紛拿回收物給她,並協助分類;分類好,還會用車載去賣,再把錢捐給慈濟慈善助人。

時間來到一九九三年,慈誠中隊長胡進益師兄帶隊到臺中聽上人開示,回程中有人提到:「上人說要帶動環保,屏東都沒動。」眾人決議以茶會及大型回收來帶動環保志業。

由自宅回收點開始...

屏安心 環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