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東歐

ebook 偏見、歧視與謬誤,毒舌背包客帶你認識書上沒有寫的歐洲(中冊,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蒙特內哥羅、阿爾巴尼亞、科索沃篇)

By 法蘭西斯.塔朋

cover image of 野生的東歐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繼《野生的東歐》上冊,這回背包客塔朋將前進「巴爾幹火藥庫」

「巴爾幹半島會打仗都是美帝的陰謀?」

巴爾幹人口耳相傳南斯拉夫會解體都是美國人害的

「南斯拉夫前總統狄托是被調包過的替身?」

「真假狄托」連狄托的媽媽都分不清

「○○○是我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糾結於歷史榮光、民族仇恨是巴爾幹人每天會上演的日常

「大家都是斯拉夫民族,幹麼要分這麼細?」

剪不斷理還亂的族群與宗教關係,是巴爾幹一切紛擾的根源

  跟著毒舌背包客塔朋遊東歐,聽當地鄉民用「在地」、「偏執」、「政治不正確」的話語,

  去介紹他們自己、他們的鄰國,以及他們眼中的世界

  巴爾幹不是個只有打仗的火藥庫,這裡也是歐亞非文化的絢爛交界,地中海畔的美麗所在

  ☆台灣第一本專門介紹東歐25個國家的人文旅遊書,深入認識各國風土民情、歷史文化。

  ☆作者塔朋文筆幽默風趣、毒舌又「政治不正確」,旅行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遊山玩水、把妹,以及找當地人抬槓。

  ☆ 隨書收錄7張各國插畫內頁、附贈3張精美彩色明信片(共6款隨機送)

  尺寸:14.8cm

  • 10.5cm

      ☆全書共分上中下三冊,中冊收錄7國:

      斯洛維尼亞──喀斯特地形的原產地

      克羅埃西亞──巴爾幹半島上的明珠

      塞爾維亞──歐洲被誤解最深的國家

      波士尼亞──三「族」鼎立的複雜國度

      蒙特內哥羅──亞得里亞海畔的黑山

      阿爾巴尼亞──群山中的雙頭雄鷹

      科索沃──主權地位未定的政治實體

      【你可能想知道的國家小故事】

      斯洛維尼亞──「喀斯特地形」又俗稱石灰岩地形,這個字就是源自斯洛維尼亞的喀斯特高原。

      克羅埃西亞──出了個著名強人狄托,在他的統治下,巴爾幹地區曾有十幾年的和平榮景。

      塞爾維亞──巴爾幹半島的反派角色,在地最強大的實力者,也是引發一次大戰的禍首。

      波士尼亞──國內被塞族(東正教)、克族(天主教)、波族(伊斯蘭教)鼎立均分,誰也不讓誰。

      蒙特內哥羅──擁有阿爾卑斯山景、深邃峽谷、陡峭峽灣、古雅威尼斯式城鎮的美麗國度。

      阿爾巴尼亞──巴爾幹半島的醜小鴨,但卻也是驕傲不屈、鄂圖曼蘇丹唯一未征服的巴爾幹國家。

      科索沃──塞爾維亞號稱科索沃是他們「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仍是未獲世界普遍承認的政治實體。

      【本書內容】

      「東歐」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地理概念,原始意思就是「歐洲東部的國家」,但由於過去數十年的冷戰因素,「東歐」是受蘇聯極權統治的區域,人民生活在「鐵幕」中,對照組就是自由、民主、富裕的「西歐」。因此,「東歐」這個詞彙被嚴重醜化,不僅充滿外人的刻板印象,就連在地人都不願使用。如何一秒惹怒東歐的朋友?說他們的國家在東歐就對了。

      本書的作者塔朋是位浪跡天涯的背包客,他深深了解到世人眼中「典型美國人」的形象,就是自我中心與傲慢,對美國以外的世界一無所知。為了讓美國人多了解一點東歐,他先後在2004年與2009年展開長達三十六個月的歐陸壯遊,把他與路人的相遇以及從他們口中獲得的地方知識記錄下來,成為這本《野生的東歐》。

      但塔朋首先面臨一個問題:到底「東歐」涵蓋哪些國家?如前所述,我們對「地理上的東歐」的範圍並無定論,到底哪裡才算歐洲的東部?而「政治上的東歐」又經常充滿爭議。塔朋的做法是海納百川,因此除大家習以為常的東歐國家,他又把傳統上不算東歐、卻又跟東歐有關係的國度都納入他的旅行,其中包含接近極圈的芬蘭、希臘的北部、俄羅斯的西部,甚至已經跨入亞洲的土耳其。塔朋一共走訪了二十五個國家,最短停留兩星期,長則駐足數個月。

      塔朋的目的是想讓世人更加了解東歐,但他採取的不是學院式的縝密考察,收集大量紙上資料,相反的,他會盡可能讓當地人自己說話。塔朋記錄下當地鄉民對自己的民族、歷史、政治、宗教、工作、意識形態的看法,甚至會漫談共產黨、伏特加、美食、家庭、一夜情、鄰居八卦,以及他們多討厭俄國人跟美國人。在作者跟這些鄉民的抬槓中,其實充斥許多刻板印象、道聽塗說、狂熱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不乏性別歧視、種族歧視等缺乏多元思考的「政治不正確」觀點,但這卻真正反映出東歐人的內心世界,他們如何看待自己、看待鄰國,以及眼中的世界。本書不是走馬看花的遊記流水帳,而是希望能透過人跟人的對話與理解,避免世界上許多愚蠢的爭端和干戈。

  • 野生的東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