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心

ebook 李崇建與雨果幼兒園的薩提爾教育實踐

By 李崇建

cover image of 練心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過去的傳統教育、當今的另類教育或雙語教育、理念教育,還有諸多的教學策略,我認為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出幸福、和諧與自在的生命!」∼李崇建

  

  「我們的教育模式,不是保證孩子不受傷,也不是確保自己不犯錯,而是時時覺察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時刻專注,並且樂於做出改變,用愛陪伴孩子成長,成為一個負責而不自責的人。」∼林文煌

  教育的究極目標是什麼?滿足世界主流的價值嗎?

  就像書中的阿果,有世人眼中的好工作、優渥的生活,但是,他的內心常感陰鬱。

  10多年來與無數成人進行薩提爾對話,李崇建發現許多不幸福的「三師」,

  教育的過程過於看重外在,忽略了內在生命的建構,

  太多的成年人回溯童年冰山,才發現自己多麼渴望被完全的愛與接納。

  ▶童年自我 V.S.應對孩子的姿態

  不被理解和包容的童年,在成為父母和老師之後,形塑了不健康的親子、師生互動關係。

  ◉習慣逃避的大人

  阿P的童年,履履被嚴厲的數學家教責罵,而童年的他是如此堅持、努力,

  成為父親的阿P,拒絕對他的孩子好奇,以指責、超理智的姿態應對孩子。

  

  ◉內心匱乏的大人

  這世上最遙遠的距離就是小黛與她自己的距離,

  離婚未生養孩子的小黛,總是感到疲憊,原來生命的死結在於她的童年被迫扮演小大人。

  ◉過度努力的大人

  永遠停不下來的小芳,被「一停下來,我會被淘汰」的慣性思維困住,

  愛自己對她來說是生命最難的一堂課。

  ▶涵養孩子內在安定且強大的能量

  教育者應對孩子的姿態擁有一致性,並帶著好奇,就能成為內在和諧、穩定的老師與父母,這樣的教育者能培養出內在安定且強大的孩子。

  ◉教出幸福的能力:親師先理解與接納童年自我

  親師在教孩子的時候,內心常常帶著對自己的生氣,但是自己卻不知道。

  自己是拿來愛的,不是拿來氣的,

  只有接納了自己、願意愛自己,教育、教養能量才會茁壯。

  ◉教出幸福的能力:有覺知的教養

  當成人覺知當下身心狀態,應對孩子的姿態才能一致、和諧、穩定,給予孩子完全的愛與接納,孩子的冰山底層就穩固,能調動生命足夠的資源來面對所有的挫折與困境。

  ∼Cara班上的一個孩子老是落東忘西,某一天下課整理書包時,拉鍊沒拉,更是沒把ELSIE的提醒放在心上,還賞了Cara一個白眼,ELISE感覺自己爆炸了,真的是非常的生氣呀!

  但是,瞬間她覺知了。當她的內在啟動薩提爾模式的程序,與孩子進行了一場帶著好奇的引導式對話,

這位孩子的書包拉鍊此後就比較常拉上了。∼

  ▶薩提爾幼兒教室的應用

  ▍讓孩子成為孩子

  課堂上HARRY想上大號,走出教室很久不見他回來,老師請他的好朋友AMY出去看看,未料AMY出去之後也一直沒有回來。老師再請AMY的好友SARA出去尋找這兩個小朋友,沒想到SARA也一去未返。

  老師前往廁所尋人,卻發現SARA用雙手洗著HARRY沾滿大便的內褲,而AMY正在廁所幫HARRY擦屁股。

  老師平日以薩提爾之心與孩子的互動,教出樂於幫助他人的孩子,然而AMY與SARA只有6歲,無須代替大人的位置。

  如果你是這位老師看到這樣的場景,該如何與孩子互動?

  ▍自責的大人,對孩子生更多的氣

  紀子從小就是聽話的孩子,成為母親之後卻因著孩子不聽話常有親子衝突,當紀子看見「聽話者」的內在冰山,回溯她的生命歷程,重新接納童年的自己,再次回到母親的角色時,她不再責備自己沒有做到的教養功課。

  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大人帶著過去的印記,這些印記有的是資源,有的不適合當下,難免有做不好的時刻。但基於愛要從自己開始,永遠都要看見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如此對孩子的指責也會減少,因為自責的大人,會對孩子生更多的氣。

  ▍教育者覺知自己帶來影響

  ▍陪伴幼兒失落

  幼兒有很多的失落,小到想要的玩具媽媽不給買,大到每天見面的老師突然不見了,而成人從未好好直面與處理失落的議題,擱置孩子的失落,只能再次教出另一個無法面對失落的大人。

  透過一場追思儀式,看見雨果幼兒園中的孩子,各自以自身獨有的形式表達、處理失落。

本書特色

  ◉幼兒教育現場薩提爾模式真實互動:

  看見雨果幼兒園老師內在的薩提爾之心,用身教影響孩子長遠的生命,在日常瑣碎的師生互動中,自

然而然的教出最難教的正向價值觀:接納、同理、互助、共好......。

  ◉理解幼兒的內在冰山:

  仍不擅於表達的幼兒,融入腦神經科學與心理學的視角之後,成人依然能夠深入探照他們內在的冰山,

並與之展開有效改變行為與認知的對話。

  ◉有效應對怕挫折、失落、抗拒、太早懂事的孩子:

  師生、親子互動的衝突當下,全書大量示範師生、親子薩提爾對話,幫助困在教育教養挫折中的親師引

導孩子。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何翩翩(牧村親子共學教室創辦人)

  張輝誠(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

  馮以量(資深輔導與諮商工作者、馬來西亞生命線協會前副會長)

  鋅鋰師拔麻(臨床心理師夫妻)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口碑推薦

  林邱銀花 (順億飼料公司負責人、雨果精神領導)

  黃欣慧(嘉義市雨果幼兒園園長)

  鄧美玲Carol(雨果幼兒園家長、台中捷運公司前副總經理、勤恩管理顧問公司合夥人)

  Annika與Jackie(雨果第一屆與第三屆畢業生)

  陳香縈(可喜空間執行長/ 雨果幼兒園第二屆畢業生)

  暖心推薦

  田少斌(香港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校長)

  黃千薰(美國舞象基金會創辦人)

  謝姵穎(學以致愛華人學習成長中心講師)

  林俊良(嘉義縣中埔國小校長)

  涂蔚(東大附中家長會長、教育博士)

  郭春松(永慶高中校長)

  黃美玲(草屯國中校長)

  謝彩凡(學思達核心教師)

  林恆嘉(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劉維新(逢甲大學教授)

  黃詩君(國小教師/創作者及創意寫作教育工作者)

  吳沛蓁(東大附中愛心志工)

  王琇娟(台中市牛頓幼兒園執行長)

  李素卿(新竹市安琪園幼兒園園長)

好評推薦

  我們的童年,就在雨果渡過!在大草坪上追蝴蝶、拯救綠繡眼、攀岩、打網球、把身體整個埋在沙坑裡,露出頭聊天、躺在滑梯上看書。每天都有玩不完的把戲。

  無憂無慮、自由、愛與陪伴,是在雨果最幸福的回憶!

  讀完《練心》,才發現原來在我們的成長歷程中,處處充滿了大人的愛與接納,也因此涵養了我們的內在能量,讓我們能夠勇敢的面對所有挑戰。Annika與Jackie(雨果幼兒園第一屆、第三屆畢業生,創辦人Hugo、Candy的孩子)

  在幼教現場工作多年,幼教老師能給予孩子溫暖與愛,孩子就能安定、健康,具備獨立思考和創造力。看見孩子最重要的功課,即是––老師需先看見自己,讓自己安定、安在,才有足夠的力量理解孩子。從阿建老師《練心》一書,得到不少印證,從故事中對應到自己,帶領我感受和思考。王琇娟(台中市牛頓幼兒園執行長)

  二○一九年開始研讀崇建老師所有著作,我更從香港飛往台灣,參加老師的工作坊。在學習過程中,老師跟我的對話,深遠的影響我。老師的引導,讓我連結自己的渴望,看見自己的價值。在工作坊之後,很多眼淚和情緒,在靜心練習中如泄洪般湧流,這是我人生從沒體驗過的。然而,正向的能量和療癒,卻從這裡開始發生,我知道生命已不一樣,原來「跟自己和諧」及「平靜的內在」是這個境界,如今我稍稍體會到了。而《練心》一書,談的正是這個教育的目標。田少斌(香港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校長)

  在教養的道路上,阿建老師的書,一直陪伴著我。我深深體悟,要先整理自己,用好奇去取代指責,溝通才能更連結,才能有效陪伴孩子,回應孩子的需求,引導孩子內心的力量,《練心》這本書,更呈現美好的教育實作。吳沛蓁(東大附中愛心志工)

  這是一本論及幼教的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我不斷反思、核對......在幼教現場工作三十餘年,卻深深的被啟發。原來冰山理論,適用於任何年齡層。「教育」原來是一條尋找自我的道路,而崇建老師的《練心》,則是指出一條清晰的道路,在任何時候看到都受用。李素卿(新竹市安琪園幼兒園園長)

  長大之後,身體該記住的是童年的陰翳,抑或和煦的陽光?當雨水滋潤大地,果香溢滿芬芳,若不能覺察自己曾經被愛與接納,怎有走出困境的力量?讀著本書,我流了好多淚,我的淚水是什麼?我想是因為溫暖,是雪中送炭,是自我療癒與和解之後的釋放。林恆嘉(台北市光復國小教師)

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