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ebook 以经济发展视域

By 何关银主编

cover image of 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以经济发展视域》有以下五个特点值得关注:一,从经济发展学术角度,对中国乡村振兴的适用性展开研究。课题是从经济发展的视野看待乡村振兴,这里首先要解决经济发展哪些内容对乡村振兴有理论支持、思想启示作用?课题采用了公认的经济学的观点,开展对乡村振兴重大问题的研究。比如,林毅夫、厉以宁、张维迎、凯恩斯、诺思、科斯、韦伯等,都是经济学界公认的专家。二,概括了西南地区农村的特殊性特点。课题研究对象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乡村振兴,如果对西南地区农村的特殊性特点没有研究、没有概括,要达到研究目标就困难了。概括出西南地区农村高山峡谷地貌、山地特色经济、以省会为中心的城市至村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等,这些都反映了西南地区不同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特殊性。这些特点,有些是西南地区乡村振兴有望走在西部前列的条件,有些是西南地区乡村振兴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立足点,也有些是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制约因素。三,中国乡村振兴的研究应有明确的"问题域"或学术"边界"。课题对中国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研究,明确主要问题是研究中国西南农村如何与市场经济接轨,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提供学术上的支持。四,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研究具有世界格局的视域,课题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的乡村振兴,但是,就西南说西南,可能很多事情说不清楚。课题在分析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的各种有利条件、问题,都贯穿着从全局看问题、从全局找办法的基本研究思想。当然,这个"全局",包括中国、世界这两个方面。五,把中国乡村振兴研究落脚点放在"怎么干"上。比如,中国西南地区与市场经济接轨主要是"两个取代";理性成本观、结构性成本观,是中国西南地区需要的;中国西南地区农村创造的"联合指挥"制度与机制,不仅有实际操作性,也有学术价值;中国包括西南地区的乡村振兴中运用的管理理论,既不是宏观管理,也不是企业管理,是以"关联事件"为中心的系统管理;等等。我认为,一项研究成果有这些"管用"建议提出,也是难能可贵的。

西南地区乡村振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