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的回家之路

ebook 看青藏鐵路如何維護動物遷徙 (108課綱科學素養最佳文本) ·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

By 劉益廷

cover image of 藏羚羊的回家之路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第一套台灣原創,專為孩子打造的科普啟蒙圖書

從時事出發,開拓孩子的國際視野

符合108課綱的科學素養,讓孩子跨領域學習,在生活中應用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

  全球遷徙規模最為壯觀的哺乳動物之一—藏羚羊,牠們為什麼要遷徙呢?

  中國青海省三江源保護區生活著一群藏羚羊,每年夏季來臨時,約2000頭懷孕的雌藏羚羊,都要打起精神,迎接生命中最大的挑戰—橫跨800公里,前往可可西里的卓乃湖,產下心愛的孩子。

  搭載人們回家的青藏鐵路,可能會切斷藏羚羊的遷徙路徑!?

  這年復一年的遷徙之路,卻在2013年時有了變化,在藏羚羊遷徙的路途上,橫跨著車道、鐵軌和巨大的高架橋,這些陌生的建築是不是會成為藏羚羊往返生育地點的阻礙?

  透過科學家長期的觀察與研究,藏羚羊的遷徙之路獲得了友善的保留人類為了降低環境的破壞和動物遷徙的影響,又做了哪些考量和設計?

  和出生在可可西里的小幸運一起踏上回家之路,經歷大自然的殘酷與美好,體驗人類在興建交通建設上,同時維護動物的遷徙路徑所做的努力。

  故事之後還有STEAM五個領域的活動,讓小朋友透過生活中的觀察以及簡易的操作,體驗故事中眾人匯聚的科學力量:

  Science有趣的科學知識 動物千里大遷徙——認識世界上三大會遷徙的哺乳動物,以及觀察台灣的遷徙鳥類有哪些。

  Technology生活裡的科技工具 在凍土上蓋鐵路——做2個實驗,知道青藏高原的凍土結凍的狀況,還可以知道凍土如何散熱,避免凍土融化的技術。

  Engineering不簡單的工程 幫藏羚羊蓋生態廊道——了解什麼是生態廊道,利用生態廊道紙卡在書本上製作立體的生態廊道吧!

  Art不一樣的人文藝術 設計鐵路路線——請小朋友想一想,為什麼要蓋鐵路和火車站,再利用鐵路路徑桌遊,幫藏羚羊和人們連接一條大家都能回家的路徑。

  Math奇妙的數學 數一數,藏羚羊有幾隻?——認識科學家如何推估藏羚羊的數量,請小朋友模仿科學家,利用比例的方式推估總數量。

本書特色

  1. 原創的科普文本,帶給孩子面對真實世界的新體驗

  取材自真實事件,由台灣資深兒童編輯企劃撰寫,為孩子帶來世界各地一樁樁涉及氣候、環境、工程、建築、動物、植物等的難題,看人們如何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提供孩子科普閱讀的新體驗。

  2. 扣合STEAM的學習方法企劃的繪本遊戲書

  第一套以STEA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等跨領域學習方式所企劃的繪本遊戲書,透過故事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3. 結合培養孩子科學素養三大面向的最適科普讀物

  知識、態度和技能,是培養科學素養的三大面向。透過科普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累積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態度、開拓國際視野,同時提供互動遊戲的設計,讓孩子探索世界的五感能被啟動、延伸,並透過動手操作體驗工程思維、累積技能。

專業推薦

  這是一套適合親子共讀的STEAM 教育書籍,也適合於學校作為素養導向教學的教材。——王子華|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

  讓孩子從生活的故事中探索科學,培養孩子從生活中自然而然學習的能力。——阿亮老師|綠教育創辦者、自由教育者、作家

  透過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最佳途徑。——陳振威|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學輔導小組專任輔導員

  陳木城|實驗學校創辦人、兒童文學作家

  賴以威|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藏羚羊的回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