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間弦話

ebook

By 柳丹秋

cover image of 波間弦話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看不盡的能人百匠、樂人儷影、古剎美景,在三絃音波間流轉交織

一部樂音錚鏦、美景紛呈的長篇異想架空小說

甘耀明(小說家)

江鵝(作家)

盛浩偉(作家)

黃麗群(作家)

鄭順聰(作家)

瀟湘神(小說家)

──齊聲推薦

「這歌的旋律好特別,是傳統音樂嗎?」

「是的,八重山民謠。因為是二揚調的曲子,特別高亢。」歌手說。

「二揚調?」她覺得似乎在哪聽過,想必是聽百紅說的,只是詳細內容記不太清。不過既然曲調的話題對了,而且也確實是傳統音樂,那麼此物,應該就是她所想的那種樂器沒錯。那個百紅曾揚言說過要放棄,卻在多年之後,在與冬玫相識時,終究是陪在身邊度過寒暑,度過秋雨、霜雪和月夜的三味線。

二○一九年臺灣二度受日本統治,日本列島為北島,臺灣為南島,另有中間的琉球群島。南島人冬玫離婚後,踏上北島,以人類學觀察的角度,看這一方水土,如何培養出令南島男性為之崇拜的北島女性。從都市到鄉野,冬玫接觸過在城市居無定所的躺平世代女孩,也見識過單親女性在林野自立更生、取用於自然的生存之道,然而真正改變她一生的,是在山中連續假期裡,不經意間聽見的金玉之聲......

故事中的主要三位女性,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承載著生命裡來自親情、婚姻、世俗裡不可承受之重,因三弦的因緣,在人生的旅程中不期而遇,同時也見證傳統藝術在時代與文化歷史潮流中,堅持傳統與順應改變的兩端正苦苦拉鋸。

作者以「三弦─沖繩三線─日本三味線」樂器流變穿針引線,觀察臺灣(南島)、日本(北島)、沖繩、中國等地複雜的民族政治情感,帶領讀者走訪關西名勝景點之餘,也能撞見日本傳統的美學、能劇、和歌民謠,以及被歧視的部落民與建國神話。

雖為架空歷史為背景,但故事所述皆為作者現實中所見聞、學習與考察,柳丹秋以民族誌、社會學、風土經濟學等角度觀察民情,在歷史、文化、音樂、植物等方面展現驚人的考究工夫。全書能人百匠、樂人儷影、古剎美景......於四季中流轉交織,令人目不暇給,對異文化的擦撞磨和、藝術本質的殷切扣問,也格外引人深思。

《波間弦話》吸引人之處,是隨著主角們的經歷,遊歷各種的底層。此底層,不僅是日本與臺灣、都市與鄉村,還有三弦的歷史演變與音樂內裡的藝術變化。在看似呼應卻又不相關,符應現實卻被想像超越的交叉敘述中,讓閱讀者被細節吸入,體驗平靜表層之下的騷動,人生漂流之無可奈何。猶如中上健次的《岬》,那自底層開出的力道,就像奔赴盛會的合奏,每一道音符的撥挑,都往心弦而去。──鄭順聰(作家)

如果歷史有了偏差,如果臺灣再度被日本統治,如果臺灣取代沖繩成為美軍的據點,現在是我們在抗議美軍基地,那會如何?《波間弦話》告訴我們換個角度,我們跟沖繩也沒差這麼多。當臺灣不再是臺灣,而是帝國的邊陲,我們該怎麼安身立命?原本我們認為理所當然之事,在另一個時空底下根本朝不保夕,而透過窺探另一個時空,或許能讓我們省思國家是什麼?族群是什麼?文化是什麼?邊界又在哪裡?這是文學的力量,也是我們閱讀《波間弦話》的理由。──瀟湘神(小說家)

波間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