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的美味時光

ebook 台南安閑園的飯桌 (附贈:安閑園私房家傳菜譜)

By 辛永清

cover image of 府城的美味時光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一本以菜餚背後的故事,構成一部絕無僅有的上世紀台灣生活史。

一個出生於府城望族的女兒

遠渡重洋到日本

在異國土地上,以文字書寫紀錄

在菜餚飯香中串起台南家族的一段記憶

通過作者辛永清雋永知性的筆觸,一窺戰前戰後的台南風光、生活風貌,

和辛家大家族餐桌上充滿「愛的記憶」的料理。

本書每一則回憶,每一篇文章,滿懷情感、真摯動人,讀來歷歷在目。

我長大的地方,是一座綠意盎然的美麗莊園,名為安閑園。

安閑園裡的每一天都新鮮,時光刻畫下種種事物,靜靜流逝......

辛永清在《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開篇寫道:在南台灣台南市晴朗的藍天下,響起陣陣悠閒的叫賣聲,整座城市充滿了南國特有的開朗氣氛,不為小事而發愁。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從家裡的餐桌到菜市場裡的小飯館,乃至於街角的甜品,無不盡情享用,樂在其中。

拉開美食記憶的絲線,你會想起誰?

薑味烤雞‧什錦全家福大麵‧豬腳湯‧蒸豬腦‧糖醋豬腦‧童子尿泡蛋‧安福大龍蝦‧豬血菜絲湯‧春餅‧人參鰻魚湯‧脆腸料理‧腦髓湯‧豬耳朵‧豬頭皮‧牛舌‧豬肺‧心臟‧豬心‧豬肚‧豬小腸‧烤乳豬‧紅燒牛肉‧祝年清湯‧過年好夢甜點‧滷肉‧炒淡竹筍‧什錦滷蛋‧鳳梨豬皮‧炒菜瓜‧蝦米苦瓜‧排骨苦瓜‧千層腐皮

只要放慢腳步、細細品味,

任何人可以用心留下生命中的小確幸和那記憶中的家傳味道。

本書作者辛永清是府城紳士辛西淮的女兒,也是日本知名的中華料理家。在《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一書中,她寫下了十二篇在台南辛家綠意盎然的莊園「安閑園」裡,度過多愁善感的青春時光家庭回憶,並端出蘊含歲月深度的十二道美味菜餚。辛永清雋永知性的筆觸,讓人一窺戰前戰後的台南風光、生活風貌,和辛家大家族餐桌上充滿「愛的記憶」的料理。一則則回憶,有如精雕細琢的寶石般逐漸綻放出美麗的光芒。一篇篇散文,滿懷情感、真摯動人,讀來歷歷在目。有時讀來好生熱鬧、幽默,有時也流露遺憾、鄉愁。

如同《紅樓夢》般的辛家台灣近代版。辛永清娓娓道來那些她總是專注、守護著的生活小事:

〈珠寶婆〉總選在適當時機,風塵僕僕遠道出現在安閑園的珠寶婆,如何與辛家女人慢條斯理卻有互不相讓的高手過招?珠寶婆的嘴,除了到府販賣珠寶之外,也幫萬中選一的公子、千金牽紅線。

〈父親的生日〉見識到辛家親友為敬愛的大家長祝壽的一天,有在紅豔豔火光下佛堂的肅靜,也有不斷在廚房、筵席間川流不息的熱鬧,當然還有各色精美食物和甜點的描述。

〈家人之絆〉描寫生活於異鄉女子的內心掙扎,以及辛永清如何在料理界發跡,並闖出名號。

〈兩位醫生〉描述辛永清從體弱多病的孩提時代開始,備受中醫大夫和遠親西醫醫生的照顧。還有跟青梅竹馬的青年沒有結果的初戀酸澀故事。

〈惠姑〉辛永清從祖父結拜兄弟的兒媳惠姑身上瞭解到,「該忍的,毫無怨言地忍;該出力的,使勁出力;而該享受的時候,盡情地享受。」

台灣版本的《府城的美味時光:台南安閑園的飯桌》比日文版增添了希罕、懷舊的作者家庭老照片,也繪製出栩栩如生「安閑園」的一角。在內容豐富、設計精緻的別冊中,再現了十二道辛家細膩典雅的家傳料理,並詳細整理了書中出現的傳家、私房食譜,讓你一同品嚐好日子、好年頭的辛家味。

【感動推薦】

王浩一 府城一哥

李絲絲 誠品信義旗艦店 生活風格書區組長

黃麗群 作家

謝國興 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依姓氏筆劃排列)

隨書附贈:「安閑園私房家傳菜譜:台南辛家的十二道菜餚食譜」別冊

【名家推薦】

「這座城,有一群人他們用宗教般地態度傳承美食的烹調。」讀了那個年代的辛家美味,我全然領略書中所細論的每一縷香氣,也明白每一道工續的講究和堅持。這本所記錄的,就是美食人文天際線最迷人的弧線和高點。──王浩一 府城一哥

感謝辛老師,這一位在當時,我認為足以堪稱時代新女性的她,所堅持將故鄉人、事、物、味,留下紀錄。在等待了二十六年之後,中譯本終於問世,閱讀這部雋永文集的心情,就如宅院之名,閑靜安適。──李絲絲 誠品信義旗艦店 生活風格書區組長

辛家的歷史、安閑園的際遇以及辛永清個人的一生經歷,配合著一道道菜餚背後的故事,構成一部絕無僅有的上世紀台灣生活史。書中有人情百態,有生活風貌,有珍脩佳餚,有地道小吃,更有人生凔桑。讀來有溫暖、喜悅,有追思、回憶,也有感嘆、遺憾。──林載爵 聯經出版公司發行人兼總編輯

非常風雅又非常生猛,十足富麗又十足憂傷。這書奇異,從哪個角度評論彷彿都少了點兒什麼,可是,它讓人想起生命裡最飽滿無傷的時光,這是多大的力量。──黃麗群 作家

這本談台灣料理的書,敘述的不僅是道地台灣菜的作法與內容,更多的是一個大家族生活中透析出的台灣本土文化特色與歷史風貌,在正史與文獻中很難查找到,在本書中卻栩栩如生,令人動容。──謝國興 中央研究院 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內容非常充實,我一邊閱讀,一邊回想起自然純樸、充滿生氣的台南情景。當不想讀完的感覺襲上心頭時,我就又開始重讀,不管讀了多少遍,都不會膩。閱讀時光非常幸福。──Rumiruminn 日本讀者

府城的美味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