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高好高的台灣杉

ebook 看攝影團隊如何拍攝巨大的杉樹 (108課綱科學素養最佳文本) ·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

By 張容瑱

cover image of 好高好高的台灣杉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台灣棲蘭山區有三棵長得很高的台灣杉,被魯凱族人暱稱是「撞到月亮的樹」,你知道它們有多高嗎?

  相當於20層樓高的樹,只有松鼠和研究附生植物的人(得)爬上去。在樹上,松鼠找到吃的食物和住的地方,而研究人員找到了生命的可能性、生活的多元面貌,以及人們對樹木的想像。

  研究人員徐嘉君女士想要將大樹的面貌完整的呈現在眾人面前,召喚人們認識有別於以往的山林面貌,於是她邀請澳洲拍攝大樹的攝影團隊來到台灣,和她一起攀爬台灣杉,並將台灣巨大樹木的生長姿態及環境完整的拍攝下來。

  這個故事取材自2017年台灣杉等身照片拍攝計畫,首次改編成兒童知識繪本,和條紋松鼠小金瓜一起穿梭森林、攀爬樹木,從各個角度欣賞森林的樣貌,認識森林的生態。

  台灣杉等身照片拍攝計畫拍攝1200多張照片,使用48張拼成

  2017年,「台灣杉等身照片拍攝計畫」團隊,和澳洲的「Tree-Project」攝影團隊一起進入棲蘭山區,拍攝三棵台灣杉姐妹的等身照片。他們攀上70公尺高的樹木頂端,並架設相機沿著樹身升降,為台灣杉拍下每個高度的照片,之後再拼組成等身照。這也是台灣杉首次擁有正確比例,完整樹身樣貌的紀錄。

  透過研究人員與攝影師為樹木拍攝等身照片,讓人們更直觀感受到大樹的生態

  一棵樹就是一個生態系,等身照片可以看到光線從低到高的變化,因此附生植物也有不同,這些是抬頭看大樹所無法看到的,也是研究人員想傳達給大家的大樹生態。

  故事之後還有STEAM五個領域的活動,讓小朋友透過生活中的觀察以及簡易的操作,

  體驗故事中眾人匯聚的科學力量:

  S cience有趣的科學知識 為什麼樹能長得那麼高——認識森林植物,以及樹木的構造以及長高的秘密。

  T echnology生活裡的科技工具 捕捉光線的透鏡——打開數位相機,知道數位相機的構造,並利用水瓶做實驗,體驗透鏡折射的原理。

  E ngineering不簡單的工程 利用摩擦力到樹上去——認識爬樹的方法,並做實驗認識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應用

  A rt不一樣的人文藝術 葉子的百變造型——透過收集樹葉觀察、分類,並動手拓印,讓小朋友認識各種樹葉形狀以及構造。

  M ath奇妙的數學 量一量,樹有多「胖」?——認識測量工具,以及知道如何測量有弧度的物品。

  孩子的第一套STEAM繪遊書

  第一套台灣原創,專為孩子打造的科普啟蒙圖書

  從時事出發,開拓孩子的國際視野

  符合108課綱的科學素養,讓孩子跨領域學習,在生活中應用

本書特色

  1.原創的科普文本,帶給孩子面對真實世界的新體驗

  取材自真實事件,由台灣資深兒童編輯企劃撰寫,為孩子帶來世界各地一樁樁涉及氣候、環境、工程、建築、動物、植物等的難題,看人們如何想方設法解決問題,提供孩子科普閱讀的新體驗。

  2.扣合STEAM的學習方法企劃的繪本遊戲書

  第一套以STEA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等跨領域學習方式所企劃的繪本遊戲書,透過故事引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3.結合培養孩子科學素養三大面向的最佳科普讀物

  知識、態度和技能,是培養科學素養的三大面向。透過科普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累積科學知識、培養科學態度、開拓國際視野,同時提供互動遊戲的設計,讓孩子探索世界的五感能被啟動、延伸,並透過動手操作體驗工程思維、累積技能。

  4.提供家長在各種生活場域都能應用的共學文本

  台灣杉的故事及STEAM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利用各種方式親近樹木、認識森林。當家長帶孩子去國家公園、登山,或是家附近的公園,都可以利用本書提供的方法、角度去認識和親近植物,一起發現生活中的問題,一起共學成長。

專業推薦

  王子華|國立清華大學竹師教育學院副院長、教育與學習科技系教授

  阿亮老師|綠教育創辦者、自由教育者、作家

  陳振威|新北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自然科學輔導小組專任輔導員

  陳木城|實驗學校創辦人、兒童文學作家

  陳麗雲|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兼任講師、教科書編寫作家、語文專欄作家、新北市Super教師

  賴以威|台師大電機系助理教授、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徐嘉君|農委會林試所研究助理、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生態及生物多樣性博士

  曾振富|台北市金華國小校長、台北市國小自然科領域輔導團主任輔導員、台北市國中小學卓越科學教育計劃召集人

  麥覺民|電影「黑熊來了」導演、MIT台灣誌製播暨主持人

  蔡祐庭|兒童工作者/資深園藝治療師/台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理事

各界好評推薦

  張美蘭(小熊媽) |親職/繪本作家

  滾媽|滾妹.這一家親子手作粉絲團版主

  許永清|桌遊親職教養專家

  四寶媽/婷婷老師|親子旅遊作家

好高好高的台灣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