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走在西伯利亞, 偉大的靈魂徐徐而來

ebook 十二月黨人流放邊地, 白軍殘部向死求生, 俄羅斯百年記憶猶見, 民族苦難的記憶未曾走遠

By 吳玫

cover image of 亡走在西伯利亞, 偉大的靈魂徐徐而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彼得堡羅要塞聽聞過反抗者的哭,如今細聽戀人訴說對彼此的愛慕;舞神在往天堂跳躍時,不敵世俗仰望的目光而跌落人間,再無舞步;無法排遣的鄉愁如潮水,流亡的曲子失去了根,只留下一片荒蕪;被祖國棄絕的音樂家,仍在遙遠的大陸另一端望不見故土;雕像銘刻著十二月黨人的妻子,西伯利亞流放地是她們最終的歸宿;──這是一個因為嚴寒,鮮花只好開放在心中的國度。▎拉赫曼尼諾夫:鄉愁如潮水,靈魂只留下荒蕪電影《似曾相似》中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配樂,襯托著男女主角繾綣難捨的愛意,想必是電影如此催人淚下的關鍵。許多人認為這首曲子就是拉赫曼尼諾夫專門在描寫愛情的作品吧?其實不然,該曲寫於1934年,61歲的他已經闊別祖國長達17年了,因為一篇詆毀當權者文章上的署名,他的祖國對他永遠關上了大門,祖國棄他至今,阿巴特大街上他的故居無人知曉,也無從找起,他的曲作非關情愛,那是屬於俄羅斯式的憂鬱,是他無盡的鄉愁。「離開了祖國,也迷失了自我。在這個遠離了我的根、我的民族傳統的流亡國度,我不再想表達我的內心。」▎貝加爾湖:白軍敗走的殘部還在遠征的途中難熬的1920年冬季,西伯利亞異於往年的極度低溫仍有部隊在行軍,首領高爾察克已被紅軍沉屍在安加拉河,卡普佩爾也死於截肢手術, 扛上將軍的棺槨和與冰封大地相抗的決絕,在永無止境的荒原亡走,前進的腳步一旦停下,恐怕得等到來年的春季才能吹化他們永眠的面孔,西伯利亞沒能給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追擊的紅軍也無法消受寒苦,存活的白軍餘眾繼續走,在異邦以羅宋湯中的奶油開啟下一個世代,而他們前進的信念還在貝加爾湖的藍冰中蕩漾,沒有隨著融冰消逝。【本書特色】本書作者的這趟俄羅斯之旅圍繞俄羅斯歷史上多位音樂家、藝術家與社會運動人士展開,以16篇隨筆書寫這趟俄國之旅的所思所感,期間曾走訪十二月黨人廣場、冰封的貝加爾湖藍冰、因芭蕾和古典樂聞名的莫斯科大劇院、豎立起雕像的伊爾庫次克街道、專門為工人修建的喀山主教座堂,帶領讀者品味俄羅斯璀璨的藝術文化和歷史記憶。

亡走在西伯利亞, 偉大的靈魂徐徐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