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禪讓者之末大舜

ebook 暢談遠古傳說, 辯論禪讓爭議, 走訪帝王遺跡, 還原不一樣的聖人形象

By 秦永洲

cover image of 上古禪讓者之末大舜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爹不疼娘不愛,弟弟整天想衝康他,卻每次都聖母心爆發?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全是孟子為了護航偶像? 設「誹謗之木」廣於採納人民意見,對我有不滿就說出來! 以「舜」的事蹟與遺跡為主軸,上溯五千年的歷史, 藉由探詢濟南歷史的縱深,找到整個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價值! ◇遠古時代的東夷部族◇   從歷史分期來看,仍然在新石器時代的中國,已經發展出燦爛輝煌的文明。在這些文明中,東方東夷族的文明最為燦爛,不只是《禮記》所謂「大同世界」的範本,更是人類對自我以及自然的全面覺醒:   ◎發現了人的主體性   ◎對自然從極度敬畏到治水的征服   ◎民主民本的想法   ◎人類技藝的全面發展   ◎對道德的追求   ——在這樣的遠古大同世界,被傳誦數千年的大人物,悄悄地誕生了。 ◇受虐兒到天下共主的崛起之路◇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這句話可以作為舜一生的注腳,他的父親是樂師「瞽叟」。生母早亡,父親又娶一妻,生下他的惡毒弟弟「象」與善良妹妹「㪙手」(即是畫祖,畫嫘)。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中用「舜父瞽叟頑,母嚚,弟象傲」來描繪舜的繼母和弟弟象,可知這三人絕非善類。   果不其然,三番兩次欲加害舜至死地,一次想把舜燒死在屋頂上,一次想把舜活埋在井裡,幸虧當時妻子娥皇、女英為舜提前想到辦法,讓舜死裡逃生。   這個被親人謀害的受虐兒,不只沒有心理扭曲,反而以德報怨,依然服侍長輩,友愛手足,成為最有德行的人,接受堯的禪讓,逆襲成為天下共主。 ◇勤政愛民,聖賢助治,大同世界的誕生◇   堯死後,舜正式登上天子位。   隨著大禹治水的成功,舜的統治開始進入天下大治、政通人和的太平盛世。   除了舜,他手下的人可謂臥虎藏龍:   皋陶為士,獄訟清明,天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契為司徒,百姓親和,人懷自勵,風化肅然。   棄為后稷,百穀豐登,黎民殷實。   伯夷主禮,人們上下禮讓,尊卑有序,敬老愛幼。   垂主工師,百業興旺,人人技藝高超。   益主山澤,山清水秀,鳥語花香。   龍主外交,遠方賓客紛至沓來。   當然,禹的功勞最大,「披九山,通九澤,決九河,定九州」。   天下海晏河清,大同世界已然成形。舜禪讓給大禹,自己一把老骨頭仍然報效國家帶兵征伐,最終,死在征途中,是年舜百歲。 ◇數千年傳頌,舜的文化象徵◇   王莽在篡位時借用舜的美名,尊其為遠祖,在濟南建廟。先不論王莽的人品如何,但是他修建的歷史古蹟,成為當地人民的信仰中心,更牽動了後世文人的思緒,留下許多名篇。   蘇轍、歐陽脩、曾鞏......以及無數文人到此地追述美好社會的創造者,寄託感懷。當地民眾仰賴兩口舜泉帶來的豐富資源,仰慕舜的精神風貌。   在明媚的大明湖畔,一舜祠,兩舜泉,照祐著四方人民,更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 本書特色: 舜為中國遠古時期的五帝之一,受堯禪讓,娶娥皇、女英為妻,傳聞人品高潔,在《二十四孝》中飽受生父、繼母和弟弟的迫害,每次皆能憑藉智慧和勇氣化解難題,甚至以德報怨,多次對家人伸出援手。而今對舜的資料記載甚少,本書圍繞大舜的生平事蹟,回溯五千年歷史,欲呈現給大眾一個更立體飽滿的聖賢形象!

上古禪讓者之末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