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世紀的信號3

ebook 圖像裡的臺灣史(18-20世紀)

By 張隆志

cover image of 跨越世紀的信號3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有圖有真相!一窺歷史寫作者如何在圖像中挖掘你所不知道的臺灣史

◎文化部金鼎獎得獎作品系列作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主編

◎陳宗仁(中研院台史所專任研究員)專文導讀

◎洪廣冀(台大地理系副教授)專文推薦

◎新生代研究者簡宏逸、鄭螢憶、盧正恒、林紋沛、陳偉智、蔡思薇、莊勝全、曾獻緯、黃悠詩、楊淳嫻,跨領域通力合作

◎在「傳教士的素描、祖先畫像、獻給皇帝的山水畫、博物畫(科學繪圖)、紀念戳章、人類學攝影、漫畫、美術作品」重看台灣歷史

◇在看得見的圖像背後挖出難以看見的歷史

圖像是歷史的最佳見證,不只帶我們看圖說故事,更捕捉了文字無法描繪的細節與印記。

你知道嗎?日治時代臺南青年葉勝吉到京阪神畢業旅行,在見證了帝國的先進與繁華後,不由得心生嚮往之情。請看本書作者如何在一張張用心蒐集的旅行紀念戳章背後,看見葉盛吉的人生終局。那些與戰後返臺的失望之情形成強烈對比,更讓他最終成為政治犯遭槍決的,究竟是什麼?

你曾看過嗎? 1960年代的盜版漫畫《太空飛鼠大戰牛角金剛》,那引人發噱的外型,不僅見證臺灣曾經是漫畫盜版王國的時代縮影、臺日漫畫發展史、臺灣書籍審查制度,甚至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美日對臺灣文化的雙重影響!

你想過嗎?歷史上許多來到臺灣的過客都曾為我們留下豐富的生態紀錄。不過,清代沒看過藍腹鷴的斯文豪和日治沒親眼見過臺灣杉的早田文藏,究竟到底是如何用科學繪圖在國際發表臺灣新物種調查報告呢?而早田文藏的物種發表又為何能拿來證明日本帝國的實力?

你看過嗎?張義雄先生的畫作《蘭嶼紀念》中有一尾黑色大魚,外型與蘭嶼文化中知名的飛魚有極大落差。在追蹤這尾大魚身世的過程,也同時是在追蹤蘭嶼如何進入「歷史」的過程。曾被當作原始樂園、住著「無衣可穿的雅美同胞」的蘭嶼,如何在雜揉真實與想像的畫家筆畫之下展露出更為真實樣貌?

◇圖像能讓我們更接近歷史事實嗎?

在這個臺灣史寫作百花齊放的時代,更需要有幾分史料說幾分話。圖像是一種看似直觀卻蘊含深意的史料。它能直接記錄事件,可以呈現時代風貌,但又折射出圖像製作者的觀察。它能佐證歷史也能扭曲真相,因此若能在這些多樣的圖像史料中,微觀細節或覺察圖像上沒說出的意涵,也許會讓我們更接近歷史事實一些。

本書以「傳教士的素描、祖先畫像、獻給皇帝的山水畫、博物畫(科學繪圖)、紀念戳章、人類學攝影、漫畫、美術作品」等圖像史料重說18-20世紀的臺灣歷史。10位新生代史家透過圖像細部的考證、圖像來源的追蹤、圖像內容的比對,挖掘各種圖上沒說的事。透過這些精采故事,讀者將能穿越時空,重回歷史場景,探索不一樣的臺灣史。

書末也將介紹圖像史料來源,並分析如何運用這些史料撰寫歷史。我們期待與讀者一起透過這些多樣的圖像史料,解讀圖裡圖外說不完的臺灣故事。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序)

林芬郁 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洪廣冀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洪德青 《南向跫音》、《華府跫音》作者

翁佳音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曹銘宗 文史工作者

陳宗仁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專任研究員

游旨价 臺灣大學森林系博士、《通往世界的植物》作者

黃春木 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蔣竹山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顏娟英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跨越世紀的信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