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預測大歷史

ebook 占卜, 戰局推演, 演算法, 人類能正確預測未來嗎?

By 馬丁‧克里費德

cover image of 人類預測大歷史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從神祕儀式到科學計算,明知未來不可測,人類卻從未放棄過!

◎當代首屈一指戰略專家、哈拉瑞受業恩師檢視古今中外人類如何趨吉避凶

◎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文推薦

☆預測未來這件事,打從人類出現就沒停過!

2012馬雅大預言、孔明借東風、章魚哥預測球賽、年末的國師星座運勢,以及日常的股票、疫情、戰爭、氣象情報,想了解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恐怕已是人類的本能,那麼,從古至今人類究竟如何預測未來?

☆從出神到占卜,人如何預言未來?

作者馬丁·克里費德是世界知名戰略專家,擅長推估國際戰局的他,在本書中,帶領我們看見人類預測未來的方式所歷經的多次轉變,並檢視這些方式背後的脈絡,以及思考預測未來對於人類命運究竟有何作用。

從遠古時代起,便有透過通靈、占卜、作夢等改變意識的方式來預測未來,乩童、薩滿和先知等皆是如此,比如穆罕默德便是透過夢境獲得阿拉的啟示。此外,也有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透過觀察與解讀其他事物來占卜,比如動物占卜的鳥卦或是從《聖經》等書籍文字中推測世界末日的預言等等。

☆從預言到預測

除了現今看來不夠理性的預言,為了掌握未來,人類至今發明許多預測未來的方式。為了確認每年歲收發展出「統計學」,為了掌握產業脈動採用「外推法」,為了確保國土安全與擴張,所以用「兵推」來推估戰局,而AI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更是試圖準確推測行動的下一步。

☆人類從未放棄預測未來,即使未來永遠都有變數

盧梭說:預測未來若非「一切智慧的來源,就是人類一切不幸的來源」。林肯也曾說過:「預測未來的最佳方式就是創造它。」過度耽溺於預知未來,也可能忽略現實層面。而且今日人類發明天氣預報、犯罪預防系統、流行病監控,使用大數據分析,掌握未來的能力看似有所提升,卻也無法預防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

況且若人類有一天真能完全掌握未來,在一個沒有「不確定性」的時代,還有想像的必要,還有懷抱希望與期待的需求嗎?那該是多麼無趣的世界!能夠預先知道未來發生的事有時不見得會比較幸福。不過,預測未來的企圖,卻是推動人類向前邁進的重要動力。也許我們還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是,但至少可以肯定,「預測未來」對人類依舊至關重要,未來的人也將繼續這樣做。

◎各方讚譽

從預言、占星術到數學模型、演算法,克里費德回顧人類預測未來的歷史。除了深入探索這些預言方式在何時何地,為何及如何被發明,也討論了預言的難度:現代人是否比古代人更能準確預言,以及預知未來是否真的是件好事呢?――《今日物理》Physics Today

從預兆、命理學、聖經來預言,到數學模型、人工智慧、戰局推演、演算法和德爾非法,一切嘗試無非都是人類迫切想知道未來到底是什麼模樣。――《選擇》Choice

克里費德的新書檢視了歷史上預測未來的方法,包含今日使用的外推、建模等等。克里費德的歷史觀察也可以套用林肯的名言來形容: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設計它。―《科技與文化期刊》 Technology and Culture Journal

本書對人類最關心的事物,兼具廣泛涉獵與深度思索的探索。不論你是在宗教、社會學、科學或是實作層面從事與未來學或預報有關的工作,都可從這本具有啟發性與洞察力的作品中有所收穫。――Nicholas Rescher, 匹茲堡大學哲學系名譽教授

人類預測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