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傳播引論──語言‧符號‧文化

ebook

By 李崗

cover image of 跨文化傳播引論──語言‧符號‧文化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應如何進行?◎「文化因素」具體到底是指哪些內容?◎跨文化傳播主要與哪些學科密切相關?「跨文化傳播」探討的是全球化背景下個體的人和集合的人,乃至整個人類在各個層面上所遭遇的矛盾、衝突和種種問題。▎研究的產生背景跨文化傳播成為當今世界影響越來越大的一門「顯學」。但是「顯學」之顯,必然有它具體的時代需求、歷史必然和學科發展的內在邏輯。本章主要介紹跨文化傳播研究產生的背景。▎性質、對象與任務本章在一定意義上涉及跨文化傳播學的學術合法性問題。作為一門學科存在的理由,至少要有特定的研究對象,或對特定對象特殊的研究角度或方法,要有本學科特殊的學科範疇和理論體系。▎學科基礎四個方面•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相關學科。•傳播學,這是跨文化傳播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出發點。•文化學,不同的文化及文化關係的研究,要借助文化理論。•哲學,主要指人類認識論從主客觀二元對立走向主體間性的統一的哲學思想。▎原理和模式跨文化傳播在傳播主體、互動以及主要術語方面與理論傳播學基本原理一致,但它又有其獨特的研究視角,它把傳播主體看作是文化的集合而不是實體的個人,把傳播互動看作是不同文化對資訊進行編碼/解碼的過程。▎理論與方法跨文化傳播方法與理論的研究特點是當前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但同時明顯地不完善。目前能夠看到的、值得重視的是美國傳播學家古迪昆斯特的《美國跨文化傳播理論綜述》,本章有關部分主要介紹他的研究成果。▎文化的認知要素和文化類型本章討論認知要素對跨文化傳播的影響。為了剝離那些有可能對跨文化傳播構成嚴重阻礙的認知變量,學者們創立了一種普遍認同的分類法。根據這個方法,直接影響認知和傳播的三個主要社會文化因素是:文化價值觀、世界觀(宗教)、社會組織(家庭和國家)。▎語言與跨文化傳播從傳播學的角度看,語言是人類傳播最主要的工具;從語言學的角度看,語言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形態;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看,語言是跨文化傳播最重要的載體,因此跨文化傳播研究把語言作為最重要的研究內容之一。▎非言語行為與跨文化傳播從傳播角度看,非言語行為大約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與言語語言本身混合使用的,有些著作稱為「副語言」,主要指語言交談中的語速、音重、各種笑、有意的咳嗽、停頓、沉默等,一類是身體動作、時間和空間距離等。本章只討論後一類。▎視覺符號與跨文化傳播視覺符號傳播在後現代社會中的主導地位,當下已經成為文藝學、文化學、社會學、傳播學和哲學特別關注的重要研究內容之一。視覺符號的擬象性在人類文化結構中根深蒂固,以至於很容易忽視其文化的建構性,從而引起誤讀乃至於文化衝突。▎跨文化傳播研究作為一種理論觀照在理論上說一切傳播都是跨文化的,所以可以從跨文化傳播角度觀察、研究和解釋一切傳播現象和活動。本章試圖從比較文學、影視批評、對外漢語教學等方面作一大致介紹。本書特色:在日益加劇的全球化背景下,國家間、民族間和人際間的跨文化傳播已成為普遍現實,因此引起人們高度重視。本書是作者在多年研究生教學資料基礎上整理而成,全書共分十章,和現在較多的跨文化傳播交際性實踐、注重培養跨文化傳播交際能力有所不同是本書偏重於跨文化傳播理論的觀照度。

跨文化傳播引論──語言‧符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