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涅瓦大街

ebook 托爾斯泰, 高爾基, 普希金, 蕭洛霍夫……俄羅斯文學藝術的豐贍

By 吳枚

cover image of 走過涅瓦大街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涅瓦大街,並立著繁榮與困頓、共生著陰暗和明朗; 漫步克林姆林宮的教堂,不合時宜的文學家也曾在此困惑迷惘; 在詩人對家鄉泥土、麥粒的頌讚裡,淺嘗苦艾撲鼻的暗香; 不願屈服於紅色恐怖,若沒能選擇流亡,結局便是死亡; 在青春歲月裡繫起一段友誼的篇章,文人的流浪是對時代的反抗; ──他們活過,如今我走過。 ▎墓木已拱──永遠的托翁 1910年11月,82歲的托爾斯泰離開住了一輩子的雅斯納亞‧波良納, 懷著無法消弭的苦鬱出走,而後便就此在冬夜裡撒手人寰。 年輕的浪子曾無數次往返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貴族社交圈, 這位文學巨擘以《安娜‧卡烈尼娜》作為對往事充滿情懷的追悔, 而火車站吐著白霧的列車旁,猶見安娜‧卡烈尼娜回眸的笑。 「這只是一個長方形的土堆而已,無人守護,無人管理, 只有幾株大樹蔭庇。」 ──史蒂芬‧褚威格《世間最美的墳墓》 ▎普希金,用鵝毛筆宣誓了俄羅斯的豐贍 涅瓦大街18號,普希金常待的咖啡館,如今已更名為普希金咖啡館, 店內保留了一尊詩人維妙維肖的蠟像,以及一封他寫給妻子的信; 十二月黨人廣場前,彼得大帝騎馬的雕像還被命名為〈青銅騎士〉, 普希金用一支鵝毛筆向世界宣告著屬於俄羅斯民族的豐贍, 在人民心中,也許他是和彼得大帝同樣偉大的民族英雄。 「你就如沃爾夫與別蘭熱的咖啡一樣, 讓我苦澀,讓我甘甜,讓我嚮往......」 ▎建構出俄羅斯文學半壁江山的一條街道 「最好的地方莫過於涅瓦大街了,至少在彼得堡是如此; 對彼得堡來說,涅瓦大街就代表了一切。」 「可別相信這條涅瓦大街! 當我走過這條大街時,我總是用披風把自己裹的密不透風的, 根本不去注意那些迎面碰見的事物。 一切都是騙局,一切都是夢幻,一切都是表裡不一。」 ──《涅瓦大街》 「以涅瓦大街為軸,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左,果戈里在右。 沒有了杜斯妥也夫斯基,涅瓦大街失去了陰面; 沒有了果戈里,涅瓦大街將終日晒不到太陽。 只有將二者筆下的涅瓦大街一起供奉在俄羅斯文學的殿堂裡, 俄羅斯文學才是完整的。」 【本書特色】 作者的俄羅斯之旅圍繞俄國文學中舉足輕重的多位巨擘,以16篇札記書寫這趟俄國巡禮的所思所感,期間曾尋訪克林姆林宮的教堂;在圖拉市的故居緬懷托爾斯泰;在緊鄰涅瓦河的監獄中遙想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革命信仰;以及因屠格涅夫回想起的前塵往事......帶領讀者重溫俄國文學藝術的輝煌。

走過涅瓦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