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他的教育學著作被稱為「活的教育學」、「學校生活的百科全書」; 由他擔任校長的巴甫雷什中學被稱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實驗學校之一! 收錄最經典著作《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要相信孩子》 一本書讓你深入了解兒童文學家蘇霍姆林斯的教育思想! ▎知識,既是學習的目的,也是學習的方法 學習知識,對學生而言已成為一件令人厭煩的事? 隨著升上高年級,學生在學習知識的時候感到越來越吃力? 知識與學生的精神生活相脫離,知識與學生的智力興趣相脫離? ◎首先,糾正對「知識」這個概念的本質的認知 •知識需要去運用,當它占據了思想、激發出興趣時才能成為真正的知識。 •知識具有積極性和生命力,這也是它們能夠不斷深入發展的決定性條件。 •只有不斷深入發展的知識,才能成為「活」的知識。 ◎千萬不要讓知識成為一動不動、無法運用的「裝飾品」 不要讓學生把知識當成最終的目的,而應該讓它變成一種方法。要讓知識在學生在集體展開精神活動的時候、在學生與學生相互之間關係的發展中、在精神與物質不斷交流的過程中變成活的、生動的東西。如果缺少了這樣的交流,還想讓在道德、智力、情緒、審美等方面獲得圓滿的發展是不可能的。 ▎怎樣讓學生集中注意力 老師工作中最細膩的領域,同時也是研究得非常不透澈的領域 ──就是控制學生「注意力」的問題! 想控制注意力,就要了解兒童的心理,懂得他們某個年齡階段的特徵。 想控制好兒童的注意力,僅有一條路徑,那就是要有情緒高漲的狀態, 讓兒童可以明白自己正在進行腦力活動,獲得一種追尋真理的自豪感。 假如老師沒能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智力振奮、情緒高漲的內部狀態, 知識就會引發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只會帶來疲憊感。 •對於那些最用功的學生: 即使他刻意去了解和識記教材,他依然會非常快的「超出軌道」,失去了解因果關係的能力。他越是努力越不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思維。 •對於那些什麼都不閱讀的學生: 除了教材之外,他們把所有負擔都轉移到了家庭作業上面,而且他們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十分淺顯。因為家庭作業負擔過重,導致他們沒有其他時間閱讀科學書刊,因此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不要輕易對孩子進行懲罰 懲罰是一種具有很強的敏感性、同時也存在著一定危險的教育方法。 孩子對成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不公平非常敏感,哪怕極小的不公平。 ◎不公平的懲罰通常是從很小的事情開始 有時,學生們因經驗不足和無知而在不知不覺間做了不好的事情,老師便對他們大發雷霆。其實,不管孩子所做的壞事後果有多嚴重,只要他不是故意為之就沒必要施加懲罰。 ◎用諒解的態度來對待無心做了壞事的孩子 「諒解」能打動孩子極為敏感的內心,並激發出他們內心深處想要改正錯誤的積極性和堅定的決心。這樣做,孩子們不但為自己所犯的錯感到非常後悔,還會透過採取積極的行動來改正錯誤。 本書特色:本書從蘇霍姆林斯基傳世最廣、影響最大的兩部教育著作《給老師的一百條建議》、《要相信孩子》中精譯、精選、精編而成。全書分為上篇、下篇,以第一人稱的寫法,結合作者親身經歷的教育實踐,論述了中小學教育中的多方面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成功經驗與做法。希望透過本書,讀者能領略其教育思想的強烈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