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民族學

ebook 四大藥方, 「兩世」理念, 阿拉伯書法, 「合法」飲食, 經堂教育, 從唐宋時期的歷史簡述到當今社會的回族文化

By 敏賢麟

cover image of 「回回」民族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民族性×宗教性×地域性×時代性×共融性 研究回族的生產、生活情況和思想文化、民族精神等傳承現象, 揭示其發生、發展、變化、消亡的規律及其本質和社會作用── ▪據記載,航海的回回們握有航海指南「海盜針經」? ▪元代設有廣惠司,專職「修製御用回回藥物及和劑」? ▪宰殺禽畜時必須念誦真主尊名,否則屬於「非禮妄殺」? ▪夫妻產生感情裂痕須經親屬規勸,調解無效後才可提離婚? ▎回族的先民 ──唐宋時期的穆斯林「蕃客」 ◎長安胡化極盛一時 回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西元7世紀初來華的阿拉伯傳教士。來自阿拉伯、波斯及西域諸部族商人和貢使等絡繹不絕,留居中土且長期不歸,形成了唐時的京都長安「蕃客」、「胡商」雲集的盛世景象。 ◎從借兵到定居,回族最早先民 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叛,幾乎推翻大唐社稷,唐政府向大食等國借兵平叛,大食軍人和回紇人在收復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後定居中土。此時的回紇人中已有伊斯蘭教徒,這些來自西域的穆斯林「蕃客」、「胡商」在「蕃坊」周圍建立起清真寺,圍寺而居,成為回族最早的先民。 ▎回回天文學 ──源於阿拉伯和波斯的天文學 ◎《九執曆》,回回星學之始 隨著中阿文化交流的加深,以伊斯蘭天文知識為基礎而制定的「回回曆法」也隨之傳入中國。唐代,出現了《九執曆》,此為唐代來華的穆斯林對中國天文歷學的最初貢獻;宋代,隨著來華穆斯林「蕃客」長期留居和身分的置換,伊斯蘭天文學開始逐步影響中華天文學。 ◎《應天曆》,引進阿拉伯星期制度 北宋太祖建隆二年,精通西域曆法的馬依澤「應召入中國,修天文」,參與了《應天曆》的編撰工作。宋人曾公亮《武經總要》第一次記載了黃道十二宮日期,這些都可能與馬依澤父子來華從事天文工作有關。 ▎回回四大藥方 ──具有民族特色的回族醫藥 •《海藥本草》回族醫學的重要基礎 唐末五代時文學家、本草學家李珣所撰著的《海藥本草》原書共6卷,至南宋末年已經亡佚,沒有刻本流傳,但其所敘述的藥物散見於《證類本草》和《本草綱目》等書中。 •《回回藥方》傳統醫學藥方總匯 產生於明代前期,該書是多種波斯、中亞、阿拉伯醫書、方劑的編輯譯注本,原書共36卷。書中載有580餘方劑,其中還有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開給亞歷山大大帝的方劑。 •《瑞竹堂經驗方》 明代中葉後原著在國內已失傳,作者為元代醫藥學家沙圖穆蘇。書中記載的懸吊水桶淋浴方式是回族自古以來獨特的衛生傳統習慣,另有治惡瘡方,在其方名上標有「天方」等字樣。 •《飲膳正要》中國首部營養學專著 成書於元代天曆三年,作者忽思慧是仁宗時的宮廷回回飲膳太醫。書中附有許多插圖,如每種食物的性狀、對身體有什麼好處、能治什麼疾病等都一一加以說明。 ►婚姻乃「真主之明命」:不「結」不行! 回族認為婚姻是神聖的「天職」,是對人類生存繁衍的一項神聖的承諾,終身不婚配,奉行「獨身絕欲」者,不為回族所贊同。 ►完善的「生死觀」:不可說「死」! 回族穆斯林稱去世為「歸真」、「殁」、「口喚」、「無常」,或以阿拉伯語稱之為「冒提」(意謂大限已到),而忌稱「死」,對死者不稱「死人」而稱「亡人」,對亡者遺體忌稱「屍體」而稱「埋體」。 本書特色:本書全面而簡明的介紹了回族傳統文化,在編寫中注重內容的思想性、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和時代性,力求正確地闡述和介紹回族文化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本書廣泛吸收相關學科研究的新成果,並由教學經驗豐富的回族教師分章撰寫,集體討論修改,最後由主編定稿成書。

「回回」民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