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心理學

ebook 動機與行為, 認知與創造, 生存與價值, 透過與馬斯洛對話, 探索人類存在的本質與意義

By 馬斯洛

cover image of 科學心理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馬斯洛╳科學╳心理學 紐約時報:「馬斯洛心理學是人類了解自我過程的一座里程碑。」 人們一些難以理解的行為,背後的原因不能全以動機概括論? 面對焦慮時的種種外在表現,都是為了說服自己「那不可怕」? 對抗潛在的精神疾病、重新認識自我人格,打破傳統心理認知, 本書精闢提問、逐條分析,指引讀者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價值觀。 【動機與行為】 .理智與衝動不一定是相對的,「智力」本身就是一種衝動? .相同的噩夢、無意識的反覆行為,產生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為何? .受到刺激時個體做出近乎崩潰的直接反應,這是出於恐懼抑或一種抵抗?   人類自我實現性的創造產生了科學,人們在科學創造中尋求各種不同的需求和滿足,科學的回報正是對人們的需求和滿足。顯然,人類的動機需求是促進科學發展的主要動力,科學的目標也是人類的目標,是人類高峰經驗的一種美好境界。 【認知與創造】 .只有已經被治癒的吸毒者或酗酒者,才能充分理解另一位吸毒者或酗酒者。 .10個無主觀自信的人猜測的中數,往往比5個人盲目猜測的中數更接近真正的中數。 .科學成長的根源之一,是決定不依據信念、信任、邏輯或權威看事物,而是自己去核對和觀察。   我們對人類心理規律和非人類自然規律的認知,應該根據實在本身怎樣的角度去認知,而不是根據我們喜歡它怎樣的角度去認知,即使如此,我們也不可能完全了解非人類的實在,但我們多少能一定程度地了解它卻是可能的,這就說明了認知和創造的無限性,以及需求和自我實現的層次性。 【科學與心理】 .「一元論」是真正的危險,因為人類常把自身的偏見投射到整個宇宙中。 .什麼因素構成了我們錯縱複雜的人格,又是什麼導致了種種症候群的出現?它們之間有何關聯? .人類有時會展現出傲慢專橫的態度以保自己的安全地位,卻使其他人更討厭自己,而這又反過來加強自己對此態度的需求,形成惡性循環。   人的認知總是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實在,這就難免在認知過程中存在一定偏差。為了改變錯誤認知,必須改善科學方法,擴大科學權限,從新的角度思考適用於「人」心理規律的認知方法,這就需要對科學方法和心理規律進行研究和了解。 【生存與價值】 .情感生活、自身能力、社會地位......何謂「價值」的全部意義? .諸如反社會的創造力和創造性、犯罪、剝削、戰爭等,是否屬於自我實現的一部分? .只有當主體與周圍環境的關係是直接的,自我不反對他人的經驗開放並與之相互作用的時候,價值才可以被體驗。   科學是一種人的事業,作為一種社會事業,它應具有目標、目的、倫理、道德、意圖等因素;科學本身就是一部倫理學法規,一種價值系統;將價值如事實般得到科學的研究,將價值研究作為一種科學研究,將價值研究轉向人性內部,使價值研究深深植根於人性現實的土壤。 〔本書特色〕 本書在馬斯洛著作《科學心理學》和《存在心理學探索》的基礎上,根據一般閱讀習慣,結合現代成功勵志思想,進行條分縷析和歸納總結,採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既突出了馬斯洛的科學價值的思想,也便於讀者閱讀和運用。

科學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