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得才是祝福

ebook

By 康薩仁波切

cover image of 求不得才是祝福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oading...

只要是人,就會有煩惱。在佛教中,我們常用一句話來形容:「剪去三千煩惱絲」。煩惱有三千種,可見得煩惱是一個相當難對付的對手。在各種的煩惱中,「欲望」或是「貪」幾乎跟我們形影不離。「他是個很貪吃的人」,「他這個人很貪」,「這個人好貪婪喔!」似乎一說到「貪」,一說到「欲望」,大家就會扣上一個負面的標籤。那麼我們來仔細檢視一下,欲望對我們來說,到底是不是一個問題呢?欲望跟需求又有什麼不同?「想要」跟「需要」是一種罪惡嗎?是不是只要學佛了,就該看淡一切,萬緣放下,什麼都不要,跑到深山裡去閉關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來談一談最基本的欲望。對於人類或動物來說,能夠存活下來是天塌下來都不能改變的大事。存活可以說是我們身而為人的一種本能,這種想要存活的想法,其實就是一種想要活下去的欲望,而這種欲望是我們人類最根本的原動力,也是最根本的需求,因為如果沒有欲望,我們就無法存活下去。想要存活的欲望又可以再細分出許多不同階層的需求,例如就最基本的層面來說,我們都需要食物與庇護的住所,以及保暖的衣服,沒有這些東西,我們就很難存活。這些最基本的需求被滿足以後,我們就會開始想要其他的東西,例如會開始想要追求名聲、追逐金錢,或是想得到別人的尊敬,我們的腦子就會開始想要得到這些東西。而這種追求名聲、追逐金錢的欲念,其實是基本需求以外被加上去的欲念。如果我們對這種額外的欲念上了癮,事情就會開始變得很複雜。比如說,我們因為喜歡喝酒,結果有了酒癮。跟朋友如果喝酒聚餐,喝到醉醺醺的,這種上癮的時間很短,隔天就會酒醒。但是如果不小心吃下了毒品,整個生活變得非常迷亂,因為毒品的干擾而神智不清,這種上癮就沒有辦法很快恢復。還有一種是非常嚴重的昏醉,我把它稱為對金錢的昏醉。如果我們對金錢昏醉,對金錢上癮,那麼這一輩子我們都會被它所影響,被金錢所制約,逃脫不了被金錢控制的命運。所以人們對於名聲、金錢這類物質的東西很容易上癮,一旦對這些東西產生了貪,你可能要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處理這個上癮,而且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很困難。只是想要快樂除了食衣住行與金錢名利,其實人類還有另外一種欲求,就是我們都想要追尋快樂。事實上這種對快樂的需求,是一種非常微細的欲望,可以說,想要得到快樂是所有欲求的根源。比方說,如果有一個人他想要去追求財富、名聲,得到別人的尊敬,你去問他,到底追求這些東西有什麼用處?為何他會拼命想得到這些東西呢?他一定會跟你說,因為他想要變得更快樂。每個人都想要快樂,連動物都懂得趨吉避凶,所以人類想要快樂其實沒有什麼不對。古代有些靈性的大師或是知識淵博的大學者,他們時常會訓誡大眾:「哎呀!欲求是不好的東西,應該要捨棄欲求。」但其實這些大師本身也有欲求。這些大師最希望人們來到他的座下聽法,這不就是一種很大的矛盾嗎?所以,如果我們認真看待欲求,看待這種最原始的根本欲望,就會發現欲望是人跟動物的根本,這種基本的需求不應該是個問題,那麼真正的問題是什麼呢?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欲求的數量。

求不得才是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