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字

ebook 遲到一百五十年的情書

By 董啟章

cover image of 香港字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第一本書寫並記錄「香港字」故事的小說

(香港字:第一副以中文製作的鉛字)

「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一個愛人、愛字、愛香港的故事,

也是一本讓我寫到流淚的書。」──董啟章

台北書展大獎小說類得主暨三屆紅樓夢獎決審團獎得主最新作品

馬家輝、陳雪、陳國偉、廖偉棠、鄧小樺 珍愛推薦

史料沒有記載的,不代表沒有發生

離開的,會再回來;失落的,會再被發現

香港的歷史,由我們來傳承。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來華,

為了印刷聖經宣教,引入西式的中文鉛字印刷。

著迷文字的少年戴福,

在西人開辦的書院第一次遇見栗髮白膚的少女幸兒,

那時他還無從得知,

這段長達二十年的苦戀將如何掀起歷史的狂瀾;

同時,香港第一副中文鉛字「香港字」,

歷經二十年歲月終於打造完成,

卻於戰火中失傳。

近兩個世紀後,

自殺未遂後失憶的少女賴晨輝,

將揭開少年戴福的故事,

重拾自己家族與「香港字」的關鍵記憶......

【關於「香港字」】

「2020年10月,我在香港文化博物館看了『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見到『香港字』真身的那一刻,我實實在在地被震撼了。也因而著了魔,彷彿有聲音呼喚我,把它的故事寫出來。」──董啟章

19世紀,當中國還流行木刻雕版,香港已率先出現第一副中文鉛字。打造過程歷時二十年,這副鉛字在馬六甲開始鑄造,最後在香港完成,後世稱為「香港字」(Hong Kong Type)。「香港字」失傳已久,早已不為人知。2018年,荷蘭人發現一副1858年政府購自香港英華書院印刷所的活字和字模,向香港版畫工作室查詢,再次揭開「香港字」身世的追尋。

【關於本書】

「與其說這是一部歷史小說,不如說它是一個創造神話,或者神話的創造。當然,最樸素的讀法是,這是一個愛情故事。」──董啟章

本書分為三部分:〈活字降靈會〉、〈復生六記〉、〈晨輝遺書〉。

〈活字降靈會〉是「香港字」的歷史敘述,採用降靈的對話形式,由「字靈」向小說女主角賴晨輝講述「香港字」的故事。〈復生六記〉是發生於1842至1873年間,少年戴福(戴復生)對少女黎幸兒的一段苦戀。戴福曾就讀於香港英華書院,之後加入書院印刷所當排版工,見證了「香港字」的發展。〈晨輝遺書〉是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間的當代故事。女生角賴晨輝自殺未遂,陷於精神困境中,通過協助籌備「香港字」展覽,重構自己的家族故事,進行靈魂的尋根。

香港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