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

ebook 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 之旅

By 川本三郎

cover image of 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最大魅力:旅行元素──

  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九六之間,松竹電影公司出品了四十八集《男人真命苦》,堪稱影史最長壽系列長片,打破金氏世界紀錄。《男人真命苦》不只創下觀影人次破億,多年來總體票房逼近500億日元,至今仍經常在電視上重播,更深深影響日本人半個世紀的人生觀、戀愛觀,甚至是旅遊觀。

  日本國民導演山田洋次催生出的主角寅次郎(渥美清飾),明明是一個社經地位不高,沒有固定工作與住處,僅靠一嘴叫賣行走江湖的漂浪人(套句時下用語,寅次郎就是魯蛇),為什麼如此深受日本人共鳴呢?

  有人認為,寅次郎想去哪就去哪的流浪,某種悲傷又浪漫的自由情懷直擊日本人的內心,讓他們逃離現實的苦悶。而寅次郎每一集被甩後就去流浪的地點,每顆鏡頭出現的場景,更是成了影迷必追之地。

◎最貼近日本市井庶民生活的行旅腳步,沒看過電影都想去旅行:

  作者川本三郎大力主張,《男人真命苦》是部旅行電影,讓它這麼多年來人氣依然不敗最大主因,是電影裡的旅行氣味:「阿寅放浪旅行的小鎮,大多有著石瓦屋頂住家和整片稻田的懷舊風景。因為從一開始就以懷舊小鎮為舞台設定,不論過多少年都不會變舊,禁得起一看再看。拍出新風情的電影,總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變老,《男人真命苦》因為不追求新穎,才能如此雋永。說到底,對失去風景的懷念及鄉愁,才能承受時間風霜的考驗。」

  擁有影評人身分的川本三郎細細考究每一集電影的情節,以其輕盈自如的真誠筆觸書寫每到一個地方的觀察,連許多沒看過電影的人也會萌生想旅遊的心情。他帶領讀者跟隨阿寅的腳步,重返四十八集日本國民電影《男人真命苦》名場景,深度走訪60多個的小鎮巷弄。從北海道一路到沖繩,有小樽與函館,京都祇園、石川縣金澤,許多是連日本人可能都沒聽過的地方小鎮。實地走訪後,有些地方仍保留著拍片當時的風景,有些則已經消逝;有些地方鐵道如常行駛,有些則已停駛......這些擁有各式風情的小鎮,至今日本人當地居民的生活場域,給人明明是第一次來,卻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懷念,值得大家一去再去。

◎「旅人不命苦」旅遊提案,每到一個景點時,可以跟著川本三郎這麼做:

➀先研究車站:

現在的瓦片屋頂的柴又站舍於昭和三十年(一九五五年)完工,仍維持原本的樣貌,薄石板屋頂的站舍令人懷念。(《男人真命苦》對應場景:柴又)

➁再逛商店街:

這街道有趣的是每一家店都掛著時尚風的設計暖簾,宛如美麗的花田。不光是古董店或小酒館,連理髮店、化妝品店也有,甚至個人住家也掛著暖簾。(《紅之花》對應場景:勝山)

➂與當地人聊天:

「那是很小的鐵道,緩慢行駛在山間。乘客有時甚至在不是車站的地方下車......上坡時,乘客還曾下車幫忙推。」老闆娘說了許多尾小屋鐵道是如何被當地人疼惜的過往種種。(《柴又慕情》對應場景:石川縣尾小道鐵道)

川本三郎的日本小鎮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