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你從未真正看過第二性?全世界都被英譯本誤導了60年!
法國第一才女西蒙.德.波娃畢生心血結晶
問世六十四年後,台灣首度推出唯一法文直譯、完整全譯本
石破天驚的女權論述,梵蒂岡列為禁書,當代女性主義的「聖經」
全球三十五種版本,累銷數百萬冊
入列時代雜誌20世紀影響人類生活與思考十大
「女人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西蒙‧德‧波娃
一九四九年,一部影響世界的經典哲學著作在巴黎出版。此時正值二戰後,女性在社會上依然受到許多有形與無形壓迫之際。作者用超過七十萬字的內容來綜論女性,其言論猶如一顆原子彈投入了西方世界,造成了極大的轟動與迴響,不僅帶起了六〇年代後的女權運動,也為二十世紀的女權奠定了基礎,而這就是西蒙‧德‧波娃的《第二性》。
《第二性》的內容廣博精深,從文學、歷史、神話、社會學、生物學和醫學多方面討論女性,書中一改理論著作的枯燥晦澀,反而援引大量實例,翔實生動,縱論歷史演變中女性處境、地位、權力的實際情況,是一部兼具廣度與深度、俯瞰整個女性世界的絕世經典。
「女人並不是要證明自己是個女人,女人應該被視為完整、完全的人。」《第二性》將帶領我們一步步經歷波娃的思辨歷程,從女人面臨的困境,到女人如何在深刻的自覺後開創自己的選擇,《第二性》邏輯清晰、批判精準的論述,至今難有其他作品能望其項背,不僅被視為西方「解放女性」的世界性宣言,更成為現代女性主義思潮中的扛鼎之作。
一字一句譯自法文原典,完整全譯本首度面世
六十多年來,《第二性》由於涉及學科廣泛,並深富哲學意涵,在翻譯上的難度也是眾所公認具有挑戰性。比如早年的英文譯本,不僅被批評缺乏完整性,也沒有將波娃所使用的哲學專有名詞翻譯出來,就連後來的新譯本,也被批流暢性欠佳、無法精確傳達文義,至今尚未有令眾人滿意的譯本。
而《第二性》的繁體中文譯本前兩版亦翻譯自英譯本,部分內容亦跟英譯本一樣遭到刪除,讓讀者無法全面深入瞭解此一著作。直至今時,我們重新推出《第二性》經典中文全譯本,邀請法國文學翻譯名家邱瑞鑾擔任翻譯,由法文原著直譯,過程耗時六年,竭心竭力克服翻譯難度,不僅忠實傳譯原書哲學層次與論述,並以優美的文字展演波娃過人的文采,將此部20世紀當代大師的經典作品,以最完整、最貼近原著的樣貌,重新呈獻在讀者的面前。
全台讀書界肯定經典中文版翻譯詳實、流暢:
「2007年,台灣重要的法國文學推手邱瑞鑾開始了她和《第二性》長達六年、既痛苦又興奮的翻譯生涯。瑞鑾旅法多年,是老練而資深的文學翻譯,大學又主修哲學,由她操刀的新譯本,再搭配了台灣各學門的菁英,一章一句,終於能克服波娃設下的重重挑戰。這個新譯本完全無愧於「能够充分理解波娃原意的、有註解」的英譯版指標。這個譯本是集合台灣當前人類學、社會學、生物學、哲學、文學、史學等眾多學門學者,通力合作,才得以完成的經典譯本。」──陳穎青(出版老貓)
充滿思辨性,每次翻開,一面重温女性主義來時路,一面依然享受頭腦體操的歡快感。──平路(作家)
女性如果能從《第二性》書中心神領會如何在「自由並不是淺嘗即可之物」和女人是「幽深的奧祕」兩者之間淬鍊提昇並激盪生命的火花,或是在「女人既屬於肉體世界,又屬於『詩意』世界」之間取得美妙的平衡,就已經抓住書中的奧妙與精髓。這份理解,通常要花掉女人畢生的經歷、精力與時間──相當值得想更深入自己內在與外在世界的女人共同來努力探索。做為女人,我欣賞波娃的美麗與智慧,也深刻體驗並敬佩譯者邱瑞鑾女士在翻譯此經典作品過程中的堅忍意志與力求完美之心!再次深深感謝貓頭鷹出版社對於台灣人文與科學深化所做的各種努力!──江文瑜 (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雄辯,先驅,經典──大半個世紀之後看《第二性》依然如此。而新譯中文版的譯筆令此書輕易上手好讀,功不可沒。──朱天文(小說家)
是這樣的經典:充滿知性的樂趣與雄辯的想像力,讓我們在每次的重讀中,都感受到或強或弱的激盪,省思性別、他者、族群的各種可能,增進對所有存在形式的理解、尊重和愛。作者和尤瑟娜(Marguerite Yourcenar)一樣,當人們想強調其女性身份加以頌揚的時候特別躊躇,唯恐變成了褻瀆。──吳繼文(作家、出版人)
即使女性主義已經發展到後現代百花爭鳴的多元文化理論,已經出版六十年的《第二性》仍然是劃時代的經典鉅著,書中所涵蓋的包羅萬項觀察與深入的文化、社會、心理、現象與哲學分析視野,是性別研究的原點,也繼續啟發當代的性別平等運動。此全譯本有兩項優點:一是根據法文直譯,讓讀者更貼近於波娃的原始理念。二是此譯本用語通順流暢,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文義,擺脫用語簡略但是諱莫如深的書寫風格,與當下世代用語習慣零距離。──吳秀瑾(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如果你很好奇性別傳統角色、分工的根源;如果你很好奇性別社會化從何而來;如果你想深入探就何謂「女性氣質」所謂的母性是否存在? 如果你想挑戰性別研究的Bible,那麼非這本書莫屬。──范代希(台北醫學大學助理教授)
是波娃太有遠見,還是人們觀念的進展太牛步?書中陳述的社會狀況、兩性矛盾,與現下世界竟沒有相去太遠!作者開篇即言:「這主題也不新鮮了。」但突破刻板的視野本非一朝一夕之事,就像街談巷議及媒體上永不缺席的兩性話題,老調重彈,仍逗引人一探再探......《第二性》或許不是觀看女性的真理,卻提供我們想像女性的歧路花園,其經典性之所以屹立不搖,在於我們試圖與其對話時,總能獲得源源不絕的啟發。──林德俊小熊老師(作家、資深編輯人、大學文學講師)
六十多年後的今天,再讀波娃的《第二性》,還是鏗鏘有力,令人感到振奮。做為一個男性讀者,大可以先拋開自己的性別成見,透過譯者精準的中文翻譯,享受波娃精采的論證,重新思考性別文化的偏見。男人也不是天生命定的,而是後天塑造出來的。──洪文龍(國立教育電台「性別教育Easy Go」製作主持人)
我無法想像在二十世紀有比波娃更令人驚喜、激動,受到更多啟蒙的女權論述,她的影響所及已遠遠超過性別與權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應對他所代表的人文學術精神進行自我的沉思與反省。──郭強生(作家、東華大學英美系教授)
不要以為革命成功了,《第二性》到現在看來依然激進!一本直探人類陰陽兩屬性漫長抗爭史的靈魂之作。──陳樂融(作家、作詞家、主持人)
我只記得八○年代唸大學時,因為讀了波娃,從此抱了一個信念——不以女人自限。也從此不斷問自己:「我要成為一個甚麼樣的人?」以這樣的自問來活著。──陳柔縉(作家)
《第二性》刺破令人安於現狀的泡泡,讓我們直視現時處境裡所謂自由獨立的不完全與缺角;更劈開一條進化之路,破除自戀耽溺的想像與成長的迷障,令人深受啟迪。──陳瀅如(麥田出版副總經理)
西蒙.德.波娃的《第二性》是研究性/別和女性主義思潮的正典。從童年到老年,透過身體的體驗與感受,波娃敏銳、細膩的剖析女人生命發展的軌跡,句句發人深省。當我在探索「老女人」的困境,深深感受「老女人」不僅是對立於男人的「第二性」,甚至是女人的「他者」時,波娃的思路與書寫方式,一直是指引我方向的明燈。然而,以往都是閱讀英譯本,如今得見邱瑞鑾女士的法文直譯,以及旁徵博引的解讀,當更能觸及波娃的理論精髓。──陳明莉(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副教授)
四十年前,經由楊美惠結合原文摘譯與臺灣社會觀察的報紙專欄,第二性首度飄洋過海與臺灣讀者見面。在那個戒嚴的年代,新女性主義運動的波浪方興,波娃對於父權體制的剖析、女性解放的思辯,來得正是時候。四十年後,第二性終於以完整的面貌現身,開啟新的臺灣之旅。在這個民主化後新自由主義盛行的年代,波娃對於「何謂女人」的批判證明父權體制從未成為過去,也要求女性主義運動的繼續戰鬥。──陳昭如(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
西蒙‧德‧波娃 (Simone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