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平靜的夜晚

ebook

By Marieke Lucas Rijneveld

cover image of 無法平靜的夜晚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關於本書及作者:

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

2020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得主宣布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得主的名字「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Marieke Lucas Rijneveld)」太陌生,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28歲,這個獎項是國際文壇名家兵家必爭之地,競爭激烈到這一年有超過124部作品入圍,其中有許多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來自荷蘭的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無法平靜的夜晚》。

小說從一個十歲孩子(且難以區分是男是女)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

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普通讀者也追讀,並將其推上暢銷書行列,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評審團認為《無法平靜的夜晚》「發自肺腑、技藝精湛」,擊敗日本、伊朗裔等各地傑出作品,從124部作品中脫穎而出。

我們不是上一代父母親心目中的孩子模樣

以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驚豔國際文壇後,萊納菲爾德有另一個身分引起媒體關注:性別。

萊納菲爾德請媒體不要用她(SHE)或他(HE)作其代稱,而要稱其為「他們」。萊納菲爾德解釋為什麼是「他們」:

「既非男性也非女性,更不是跨性別,而是IN BETWEEN(在中間)」,請報導簡介提我時,用他們(THEY)。」

就像萊納菲爾德的文字給人全然新穎的感覺,「他們」的外表也展現著難以定位的特獨性。「小時候我覺得自己是男孩,我的穿著和行為都像男孩......青春期時,我當回了女孩,但是等我20歲,我又像小學時一樣想當個男孩......很難讓父母明白,我們不是上一代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樣子,我們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聖經》裡沒有我們這樣的人。」

來自傳統宗教家庭,萊納菲爾德卻在性別認同上毫不妥協,這最初讓家人憤怒,最後慢慢認同。他們知道這個年輕人只是想用自己喜愛的方式穿扮,不循舊規,而這也讓其創作有一種全新聲音的能量,展現出獨有的感性。

寫作不能療癒,但是只有在寫作時,我不感覺孤獨

《無法平靜的夜晚》書中那個十歲就失去哥哥的孩子所經歷的,萊納菲爾德也經歷過。「他們」三歲時失去哥哥,經營牧場的父母難以承受卻默默過著日子,大人們在信仰與真實情感中的掙扎,孩子們則從大自然中學習孤單、學會殘忍、也學習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死亡、禁忌與信仰。

萊納菲爾德說自己是非常重視隱私的人,卻寫了一本近乎自剖的小說,難道不會衝突?

「他們」寫書時確實擔心會傷害父母,害怕的情緒甚至強烈到連筆都拿不起來。直到朋友建議:寫作的人要無情(inexorable)一點。萊納菲爾德聽其建議,甚至在書桌前的牆寫著「無情(inexorable)」,幫自己勇敢寫下去。

天性對生命敏感,與人不同,這些都讓人感到孤單,萊納菲爾德發現寫作能排遣孤單無伴的難受。「寫作時我從不孤單。」

好評推薦

李屏瑤、邱常婷、吳曉樂、陳雪、陳栢青、潘柏霖、韓良憶、黃崇凱

國際評論

「這個姓萊納菲爾德的,簡單說,寫出來的文字既接地氣又桀驁不馴。風格與主題都令人驚嘆地不受侷限......萊納菲爾德無以倫比的想像力帶來恐懼也帶來安慰。」―Parul Sehgal,The New York Times

「這個童年的故事滿是悲傷、瘋狂、死亡、亂倫以及殘酷絕望......然而這部小說的爆發力並非來自驚嚇而是來自說故事者成功寫出直白卻優雅的文字。」―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這個故事太讓人難忘了......讀者透過賈斯這個孩子怪異、讓人難忘的觀察去解釋大人的世界,給這個故事的悲傷帶來獨特的力量。年度必讀,也必然難忘。」―The Economist

「小說家在這本驚人的處女作中以讓人感到疼痛的細節描述,捕捉到十歲的賈絲與家人經歷了親人死亡後無可言說的創傷....萊納菲爾德以不凡的敘事能力寫活一個小世界的痛苦,你既不敢看,又無法不看。」―Kirkus Reviews

「萊納菲爾德第一次寫小說就引起超大騷動,不但在家鄉荷蘭變成暢銷書,還拿下布克國際大獎。一舉為觸怒上帝的文學類型經典注入現代新局。」―Publishers Weekly

《無法平靜的夜晚》讓人心痛,有時令人不忍卒睹;風格精準,直陳黑暗,但語調卻輕盈純真,令你刺痛,又讓你聚精會神讀下去。十分罕見的處女作。──專欄作家特奧‧哈克特(Theo Hakkert)

《無法平靜的夜晚》令人喘不過氣來的小說,許多句子創造出令人難忘的景象。──荷蘭《論壇報》

一本魔幻處女作。飽含力量與勇氣的書寫,欲望流竄的視覺效果,讀這本書讓人興奮。──《綠色阿姆斯特丹人報》(De Groene Amsterdammer)

這本小說像是帶了一把大錘子闖進讀者的腦海,即使讀畢,很長一段時間它仍在你腦中發出轟隆陣響。──文學評論部落格楚姆(Tzum)

《無法平靜的夜晚》讓人想起揚‧沃克斯(Jan Wolkers)和他的《重回烏斯海斯特》。──《林堡人日報》(De Limburger)

這本小說使我震懾不已。──比利時《標準報》(De Standaard)

萊納菲爾德的作品十分原始且冷峻,富含令人生畏的生動描述。她是一位令人難忘的敘事家,也是一位出眾的新秀。──《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令你眼花撩亂、透不過氣的處女作。──荷蘭《忠誠報》(Trouw)

萊納菲爾德用豐富的筆調,毫無保留地呈現一個家庭故事,就像布勒哲爾(Bruegel)筆下的冬天景色,活潑而動盪......──培特‧烏爾班-哈勒(Peter Urban-Halle),德國廣播電台文化台(Deutschlandfunk Kultur)

精美描繪了一個牧場農莊各個面向的生活。──愛爾蘭小說家 埃德娜‧奧布賴恩(Edna O'Brien)

不安為想像提供了翅膀。──比利時作家 茅里斯‧希利亞姆斯(Maurice Gilliams)

無法平靜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