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盡頭的盡頭

ebook

By 強納森 法蘭岑

cover image of 地球盡頭的盡頭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25年來,強納森.法蘭岑的小說即使已享譽世界,他「冒險散文家」的身分仍持續不懈地扮演著。在科技成為催化種族仇恨的工具、地球被一連串非自然災害圍攻的此刻,他帶著新的文集回來了,提醒我們這世界有更人道的生活方式。

「我相信氣候變遷......我不相信的是一群頭腦清楚的國際菁英,在全球各地的豪華飯店開開會,就能阻止冰帽消融。」(強納森.法蘭岑)

•歐盟下令使用生質燃料,卻導致印尼為了種植油棕樹、採收棕櫚油,加快大肆濫伐的腳步。

•許多超大規模再生能源計畫,正在破壞現存生態系。(例如肯亞數座國家公園的「綠」能開發計畫)

•美國奧杜邦學會忽略棲地被破壞等因素,宣稱氣候變遷是北美鳥類的頭號威脅。

氣候變遷無疑是現今地球最大的危機,大到我們不能再假裝它經由調控便能化解。「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簡稱I.P.C.C.)指出,要想把上升溫度限制在兩度以內,不僅要逆轉過去三十年來的趨勢,還需要全球在『下一個』三十年間,把淨排放降到零。而這需要世上每個造成汙染的主要國家,都推動嚴苛的節能措施,關閉大部分能源與運輸方面的基礎設施,並全面重整經濟。

這將使不計其數的人面臨重稅,原本的生活型態處處受限,但每個人都得照單全收。大家必須接受氣候變遷造成的現實;必須相信為了對抗氣候變遷所採取的非常手段;必須把國家主義、階級、種族仇恨全放一邊;必須為遠方受威脅的國家,為遙遠未來的世世代代做犧牲。光習慣越來越猛的酷暑、益發頻繁的天災是不夠的,人人永遠得活在這種變化的恐懼中。他們每一天想的不是早餐,而是思考死亡。

「你可以說我悲觀,也可以說我人道主義,但我實在不覺得人性在短期內會有什麼根本的改變。」強納森.法蘭岑如是說道。

「但土壤與水耗盡、濫用殺蟲劑、全球漁場枯竭等問題,同樣需要集體意志來面對,而且這些狀況和碳的問題不同,都是我們有能力解決的事。」(強納森.法蘭岑)

法蘭岑對文學和鳥的愛無比巨大,本書是對這兩個主題的激昂論述。無論談哪一個題目,法蘭岑的散文總是對收到的看法保持懷疑,機鋒凌厲,對自己的失敗也坦言不諱。他對鳥類的報導和思考,既是對牠們的美麗與適應力的感動歡呼,也是一次請大家採取行動的呼籲――拯救我們所愛的一切。

「氣候變遷這場仗,唯獨在你有把握打贏的時候,才有不惜一切投入戰爭的道理。要是你願意承認我們早就吞了敗仗,那除了戰爭之外的各種行動,便有了更重要的意義。」(強納森.法蘭岑)

縱使在步向死亡的世界,仍可以有新的愛不斷萌芽。

媒體書評

法蘭岑總是盡己所能地坦言。他一向如此,直言不諱地提出深刻幽默、冷靜明智的獨道見解。──Don Oldenburg,《今日美國報》

他的文章炫目耀眼,近乎我執地完美。──Lev Grossman,《時代》雜誌

法蘭岑的散文充滿睿智......行雲流水,令人驚喜。──Caleb Crain,《大西洋》月刊

地球盡頭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