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這很科學

ebook 墨子早就懂針孔成像?春秋時期擁有專業外科團隊?圓周率, 開平方根, 多項式通通難不倒古人!

By 張天蓉

cover image of 可以, 這很科學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讓我們沿著自然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漫漫長路,探究這棵如今已經根深葉茂、庇護人類的科學之樹。古希臘——科學誕生的天選之地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將科學發源於古希臘的原因大致歸納為如下3點:(1)古希臘愛奧尼亞島嶼上以及沿岸自治繁榮的小城邦,實行的是類似於共和制的政治。(2)航海貿易刺激經濟,商業交換促進技術發展,由此而加速了思想交流,衝擊科學理論的形成。(3)愛奧尼亞人大多不信教,沒有像巴比倫和埃及那樣的世襲特權的神職等級,有利於倡導獨立思想新時代的興起。古希臘特定的歷史條件、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豐厚的文化背景,使其哲學思想獨具一格,他們的哲學家們喜好研究自然本身的規律,探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這正是科學的本質。你現在才學針孔成像?先秦第一科學家早就會了!梁啟超在其著作《墨子校釋》的自序評價說:「在吾國古籍中欲求與今世所謂科學精神相懸契者,《墨經》而已矣。」《墨經》言簡意賅,內容包括邏輯、幾何、力學、光學等方面,例如墨家以實驗事實證明了「光線直線傳播」這個物理規律:〈經下〉:「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譯:影顛倒,光線相交,焦點與影子造成。)我們小學學的針孔成像的實驗,原來兩千年前的古人早就懂了!科學到底是什麼?科學的英語,來源於拉丁文的scio,後來於14世紀中期,又演變為現在的寫法,其本意是「知識」、「學問」。中文的「科學」一詞,則是借鑑於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對英文science的翻譯。在中文的語義中,科學一詞既可用作名詞,表示反映客觀世界規律的學說理論,又能作為形容詞,表示為探索客觀規律為目的的技術、方法。在科學的要素中,如果除去與其他知識體系的共同部分不談,唯「現代自然科學」所獨有的,有4個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徵:(1)可質疑(questionable)(2)量化(quantitative)(3)可被證偽性(falsifiable)及可證實性(4)普適性(universal)。可質疑、量化、可被證偽、普適性又是什麼呢?就留給作者娓娓道來,帶你深入探索科學的無限奧祕!|本書特色|本書以科學家的視角論科學,具體事例多於抽象的概念描述,並在追溯科學史的過程中,簡單探究科學沒有誕生、發展於東方的原因,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迎上世界科技的最先進水準。

可以, 這很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