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不朽樂章

ebook 《魔王》, 《鱒魚》, 《野玫瑰》, 藝術歌曲之王與他的浪漫主義情懷

By 劉一豪

cover image of 舒伯特的不朽樂章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不間斷音符的表述早期浪漫主義音樂代表人物╳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野玫瑰》、《冬之旅》、《魔王》、《鱒魚》、《美麗的磨坊女》⋯⋯◎他一生共創作了998部作品,是他生命長度的32倍其中包括9部交響曲、22部鋼琴奏鳴曲、近20部音樂戲劇作品、6首樂隊序曲、眾多樂器合奏曲、無數鋼琴小品集、6首彌撒曲、20多首宗教歌曲、近100首合唱曲、600 多首歌曲。早期代表作《魔王》──非凡創造力達到巔峰的象徵•《魔王》的歌詞取自德國著名大詩人歌德的同名敘事謠曲。當舒伯特把這首樂曲送給歌德時,歌德並不喜歡這首作品,因為在他的想像中,這首敘事詩應該用反覆歌的方式,像民謠般悠閒地唱出,而舒伯特卻用攝人心魄的戲劇性表現,這是完全違反他的原意。但是1821年,當歌德聽過《魔王》的實際演唱後卻大受感動,深深地被舒伯特的才能所折服──這年舒伯特已經24歲。◎舒伯特成功地利用男中音豐富的音色和性格迥異的旋律表達出不同人物的特徵。低音區表現父親,高音區表現孩子,中音區代表敘述者,假聲象徵魔王。晚期代表作《冬之旅》──用盡生命最後一刻完成的傑作•《冬之旅》是根據米勒的同名組詩寫成,共計24首。講述了一個流浪者的故事。舒伯特對流浪者的形象情有獨鍾,很多歌曲和器樂曲都是以此為素材,但就流浪者的悲劇色彩而言,要數在《冬之旅》中表現得最為集中、深沉和強烈。在《冬之旅》之前,舒伯特就曾在1823年為米勒的《美麗的磨坊女》配過曲。《冬之旅》與《美麗的磨坊女》的創作時間只相差4年,舒伯特也正是在這短短的4年裡從生命的初夏跨入生命的冬天。◎第一首〈晚安〉是套曲的引子,其間充滿悲涼的感情,用變奏的對句形式寫成。旋律一開始就把人們帶進沉鬱、肅殺的嚴冬。天幕低垂,世界黯淡無光,流浪者向負心的戀人、愛情、溫暖和希望告別。《天鵝之歌》──他的高貴經歷之最後花朵•《天鵝之歌》的名字來源於一段美麗的傳說:相傳天鵝在臨死之前會一改其聒噪的聲音,引吭高歌,發出這一生中最淒美的叫聲,向生命作最後的深情告別。而《天鵝之歌》就是舒伯特臨終前最後的傑作。《天鵝之歌》由14首歌曲連綴而成,雖不像前兩部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女》和《冬之旅》具有情節的邏輯性和關聯性。但因為都是舒伯特生命晚期的作品,在形式和風格上仍不乏相通之處。愛情是它們共同的主題,〈愛的使者〉、〈士兵的預感〉、〈春天的渴望〉、〈小夜曲〉、〈漁家少女〉和〈飛鴿傳書〉,主要表現愛的甜蜜及對戀人的思念,其餘則表現失戀後悲戚苦悶的心情。◎「小夜曲」是舒伯特短促一生中最後完成的獨唱藝術歌曲之一,也是舒伯特最為著名的作品之一。由於旋律優美、動聽,也被改編成器樂曲演奏,廣受人們喜愛。本書特色:本書介紹了「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雖然舒伯特的生活近乎平淡無奇,但是他豐富的情感及思想,卻流露出別具一格的精彩。他一生貧困,身後只留下了幾件私人物品和一些破舊的音樂書籍及樂器,但他留給後世的作品卻是不朽的藝術珍品。他的一生就是他的藝術,舒伯特為音樂而生。

舒伯特的不朽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