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尚與後印象時代

ebook 〈玩紙牌的人〉, 〈沐浴者〉, 〈蘋果籃〉, 用顏料表現藝術觀念, 用色彩讓世界充滿夢幻

By 錢芳

cover image of 塞尚與後印象時代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現代繪畫之父╳「後印象派三傑」中評價最高者〈玩紙牌的人〉曾創下藝術品出售史上最高紀錄他是繪畫革命者──保羅・塞尚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畢卡索曾說:「塞尚是我唯一的老師。」後印象主義時代最傑出的作品「人類靜物」──〈玩紙牌的人〉(The Card Players)透過對形狀的細心分析和對各種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題材獲得崇高和莊嚴之美。〈玩紙牌的人〉系列作品被認為啟發了繪畫的立體主義,畫作簡約而富有幾何性。塞尚一向重視繪畫的形式美,畫上的人物和桌子都是由一片片色彩組成的,色調千變萬化。塞尚主張畫出對象的清晰感,反對印象派中忽視素描的做法。為了畫面的形式結構,他不惜犧牲真實性,經常對客觀造型有意歪曲。比如塞尚已不太在意人體解剖上的精確,不顧比例的延長了模特兒的手臂。用一顆蘋果征服巴黎「脫節的透視效果」──〈蘋果籃〉(The Basket of Apples)對於塞尚來說,靜物的魅力顯然在於它所涉及的主題,就像風景或被畫者一樣,是可以刻畫和能夠掌握的。塞尚仔細地安排了傾斜的蘋果籃子和酒瓶,把另外一些蘋果隨便地散落在桌布形成的山峰之間,將盛有糕點的盤子放在桌子後部,垂直地看也是桌子的一個頂點。在做完這些之後,他只是看個不停,一直看到所有這些要素相互之間開始形成某種關係為止,這些關係就是最後的繪畫基礎。直到今日,當我們看這幅畫的時候,仍然難以用語言來表達這一切微妙的東西。我們看到的塞尚的作品中,最常出現的靜物就是蘋果,這與他的摯友左拉有不小關係。童年時的左拉曾用一籃蘋果感謝塞尚對他的保護,兩人的友誼自此開始。之後,塞尚就常以蘋果為繪畫主題,一畫再畫,他期望用這個最簡單的題材,實踐自己的風格創新,他甚至想用一顆蘋果征服巴黎。◎塞尚與左拉──過去他曾是疲憊時的支柱,現在他是「塞尚」構成的一部分塞尚一生中少不了一個人的身影,那就是同樣在歷史上留下濃厚一筆的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埃米爾・左拉。左拉無法理解老友的繪畫,他看不到塞尚作品的真諦,卻是最早感受到塞尚創造力的人,他在塞尚憂鬱時熱情的鼓勵他,甚至近乎苛責的提醒他。他們從年少時相約一起追逐夢想,到中年漸行漸遠,最終形同陌路。1886年,左拉按照慣例把自己的新小說《傑作》寄給塞尚。這部小說講述了一個法國的三流畫家克勞德落魄潦倒、放蕩不羈、固執己見,最後以自殺告終的故事。塞尚認為左拉小說中「一事無成的天才」克勞德就是在影射自己,他的自尊心以及與左拉的友誼都受到嚴重傷害。看過《傑作》後,塞尚寫了一封答謝信給左拉,這是有史以來最短的信。在信中,塞尚將一切獻給過去,以簡短、冷淡的方式徹底向昔日摯友告別。從此以後,兩人沒有見過一次面。1902年,塞尚得知左拉因為煤氣中毒而去世。塞尚一連幾天把自己關在畫室裡以淚洗面。左拉的銅像在他們共同的家鄉艾克斯揭幕那天,塞尚當場失聲痛哭,所有對左拉懷有的不滿情緒隨著老友的去世消散了。過去左拉曾是塞尚疲憊時的支柱,而現在,左拉則成了塞尚本人的一部分。本書特色:本書介紹了現代繪畫之父塞尚的生平及畫作。塞尚的每一幅草圖、每一個決定,都向開拓繪畫世界邁進一步,同時也是向尋求技能、發現大自然的奧祕邁進一步。他留下的繪畫作品是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寶庫,他的成功是藝術史上的里程碑,他所開創的道路通向了新世紀的現代文明!

塞尚與後印象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