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通俗小說的鼎盛

ebook 從《三國演義》到《金瓶梅》, 從說唱平話到四大奇書的確立

By 石昌渝

cover image of 明代通俗小說的鼎盛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屬於所有人的小說終於迎來盛世, 四大奇書在文壇上發光發熱 《三國演義》鎔鑄歷史與小說為一體; 《水滸傳》描繪出腐敗官府以及人們的無奈; 《西遊記》是社會現實的象徵與變形; 《金瓶梅》是血淋淋的人性解剖。 │通俗文學的盛世 俗之於雅長期被斥為「不入流」;然而,王陽明心學的盛行,透由其「親民傳道」的立論基礎,為士人參與通俗小說創作和評論提供堂堂正正的理由,為通俗小說登上大雅之堂頒發了入場券,使得俗文學也能如《詩經》一般「美風俗」。 當士人開始願意動筆創作,題材也在奔放的想像下更加多元化,通俗小說的藝術性突飛猛進,更催生出「四大奇書」,先後在文壇熠熠生輝。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之前的歷史小說,有兩種情況:嚴重脫離史實,或者因貼近歷史而失去情節的可讀性。 唯《三國演義》匠心獨具,三分虛構七分真實;史觀以曹魏為正統,以「擁劉反曹」展現作者情志。這樣的「劍走偏鋒」是小說家的權衡,不是歷史家的計量。 歷史小說,至此才真正煥發出生命力。 │《水滸傳》 以「亡命之徒」的故事為表象,透過梁山泊好漢的經歷凸顯各人悲劇性的矛盾。一方面不反皇帝,另一方面卻又要聚嘯山林,在傳統忠義與官逼民反間擺盪;這既是宋江的矛盾,也是所有人的矛盾。 全書除了側寫出時代醜惡的一面,更是含沙射影的怨懟明代政治環境。 │《西遊記》 《西遊記》以神魔世界為基底,但虛幻的神魔世界,卻也是現實的投影。 唯利是圖、逐漸淪陷的人世需要被拯救,然而揚言拯救的天上神仙卻腐敗堪比人間:佛祖要求以物易經,天庭玉帝昏庸。 神魔的衝突,實為現實生活中的衝突。 │《金瓶梅》 《金瓶梅》一直以來都因其艷詞綺情被斥為「淫書」;卻不想,此書是將最醜惡的現實剖開呈現,世道就是如此荒淫無度、如此惡劣。蘭陵笑笑生以悲觀筆調寫下社會黑暗與人性醜惡,固然有所偏頗,卻是最有效的當頭棒喝。 本書特色: 本書從探討明代章回小說的興起為引,爬梳當時社會背景因素以及學說思潮的影響,如何構築、催發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章回小說作品。全書論及「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及若干公案小說,除了詮解各書特色外,更深入探究、剖析文本,使讀者更能全面了解明代章回小說的精彩奇異。

明代通俗小說的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