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 Distance |
---|---|
Loading... |
但願這些文字就像拙政園的那扇門,帶領您踏入文徵明的藝術世界,漫步在那個時代的蘇州,或者說,走進蘇州的「文藝復興」時代──一個藝術家的傳奇故事,一座城市的光輝歲月他是「明四家」之一;他被譽為詩文書畫「四絕」;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南才子──文徵明北京官場邊緣人短短三年半,對文徵明的一生影響甚大。「翰林院待詔」的新身分曾在翰林院為官,對世俗社會和地方文壇而言是重要的資歷,提升社會聲望有很大作用,也會讓他的潤筆價格有明顯提升。當時和後世文人常以「文待詔」或是「文太史」稱呼他,他在重要或具有禮儀性的詩文畫作中也以此官職自稱。對南北文化、風貌有了新認知見識了皇家氣派和官場風尚,北上南下的路途也讓他有了許多詩思。而他參加朝廷儀式、遊覽西苑等經歷及詩文創作,彰顯了他的地位,成為他日後社交的文化資本,他曾經多次書寫相關詩歌。結識許多士大夫文人他在北京翰林院任職期間結識了一批新的文人,既有蘇州府的新科進士,也有其他地方的官員,他與黃佐、楊慎、薛蕙等在日後都繼續保持交往。書法產生了新的變化撰寫文書、社交中經常賦詩寫字,他的書法有了新的變化。書寫官府文書需要較周正的書體,因此他取當時的楷書形式,融匯自己的風格,法度愈加嚴謹。決定不再為官場所困北京之行對文徵明最重要的影響是他終於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官場。為國為民的理想已經遠去,也不再關心朝堂爭議、官職變動這些事,他決心像老師沈周那樣生活,坦然地接受了文人藝術家的社會角色。園林中的詠嘆者文徵明的不少作品都和遊歷有關,後世稱之為「紀遊圖」。他喜歡遊覽,喜歡去踏訪蘇州內外的山林、寺觀、私家園林。他提及園林的詩歌有200多首,一生創作20多幅有關園林的畫作。蘇州的「日常傳奇」作為一個有悠久歷史的商業城市,商業傳統影響了蘇州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商業需要交往,人們熟知處理人際關係和社交,入仕為官者大多也施政溫和,若遭遇不順寧願辭官回鄉。蘇州湧現的絕大多數名人似乎都可以被稱為「日常傳奇」,他們有溫情、韌性,在生活中累積聲望,逐漸成為「傳奇」,少見震動朝野的激烈行為,不追求怪力亂神的玄談高論。文人之間的有趣日常▷文徵明有一大怪癖,他對水果缺乏興趣,尤其是從不吃楊梅。弘治十五年,江陰文人薛章憲嗜好楊梅,他和蘇州文人熟悉,知道文徵明不喜歡吃楊梅,還曾特別寫詩一首給文徵明,文徵明也創作一首自嘲詩說自己「十年枉卻蘇州住,坐令同儕笑庸鄙」。▷文徵明性格方正,不近妓女,一次錢同愛有意捉弄他。錢同愛雇了遊船,邀請文徵明一起遊覽石湖,並提前請來一位妓女藏在船尾艙中,等船划到湖中後突然叫出她作陪,文徵明急忙要求靠岸離開,錢同愛反倒讓船工加速向湖中划去。文徵明因為不愛洗澡,在朋友間以腳臭著稱,他著急之下解開腳上綁的布巾掛到錢同愛的頭上,逼錢同愛讓船工行駛到岸邊,這才得以登岸離去。本書特色:本書將追溯文徵明的成長經歷,探究他如何在沈周、祝允明、唐寅、王世貞等名流雅士前後輝映的時代成為藝術巨人,同時也關注文徵明和蘇州這座城市、城中各階層民眾的關系,探討15世紀、16世紀的蘇州帶給文徵明的影響,文徵明又為16世紀乃至之後的蘇州留下了怎樣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