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一戰, 台灣準備好了嗎?

ebook 台海戰爭的政治分析

By 范疇

cover image of 被迫一戰, 台灣準備好了嗎?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當台海成為撼動世界的「阿基米德支點」,台海戰爭一觸即發!

所有的國家都在關注它的動向,

只有一個國家例外,仍抱著看戲心態而不覺事態嚴重......

那就是——台灣!

台灣社會必修的一門課!——直視戰爭、討論戰爭

台灣人,你沒有拒戰、避戰的權利!

  台海,早已被中共清楚定義為「戰場」,當美國、日本,乃至世界各國都在關注台海動向,甚至《經濟學人》用「得台灣者得天下」的封面文章警告全球政經界的菁英時,只有台灣(台海的主角)仍抱著鴕鳥和看戲心態,大部分民眾繼續過著與世無爭的「小確幸」生活,殊不知台海早已戰雲密布.

  台灣就是戲中人,不能再當輕佻的看客!

  究竟何種原因導致台灣人的「鴕鳥心態」?范疇的答案是台灣內部面臨三大錯誤認知,從而導致對戰爭毫無準備,一步步掉入戰爭漩渦:

  (一)政治方面:多數人不只看不清國際政局趨勢,更關鍵的是跳不出統獨二分法的謬誤,更忘記或無視中共早已透過在台灣的「第五縱隊」,無聲地發動總體統戰!

  (二)心理方面:多數人認為台海戰爭是假議題,不相信戰爭會真的發生——共機繞台只不過是為了刷存在感.退一步講,就算真的爆發戰爭,美日也會出兵相助——這種心理造成人民普遍對戰爭過於樂觀.

  (三)軍事方面:多數人認為打仗是軍人的天職而與平民無關,完全忽略「民防」的重要性.然而台灣人民缺乏「血性」,整個社會「尚武風氣」不足,也導致台灣的懼戰心態.

  台灣社會當下對台海戰情的若干錯誤判斷和心理誤區

  (一)把「中共」當成一個整體,不知其派系鬥爭對作戰決定之影響何在.

  (二)中了中共大外宣之毒,忽視了中國經濟之脆弱性;戰爭靠財力,中國經濟的內在問題和中共發動戰爭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台灣人很少考慮.

  (三)低估了極權的任性,台灣人看過最極權的不過是蔣介石;蔣介石比起毛澤東柔和一百倍,習近平的極權任性可能更超過毛澤東.中共越走向極權,對戰爭一事的理性判斷就越無效,任性啟戰的可能性就越高.

  (四)台灣人還不理解,中共最廉價的戰勝是挑起台灣內亂;內亂靠分裂,當前中共統戰的精髓在於傳播「美國不可靠、台灣不堪一擊」.

  (五)中共會以飽和式飛彈攻擊拿下台灣——這是對戰爭歷史不熟悉所致的恐懼;即使如美國,對伊拉克、南斯拉夫的飽和式轟炸也收效甚微;台灣民眾不明戰理而以訛傳訛,乃中共心戰的天賜禮物,也是台灣國內第五縱隊、白區黨的最佳切入點.

  (六)習慣以「台灣本位」看台海戰情,忘了以世界大局看台海戰情;以台灣本位看國際事態,低估了西方人對中共本質的無知;任何國家都是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出發點,西方世界對中共本質的徹底了解還有一段距離,台灣不能因小成而自嗨(完整道理請見本書有關「台灣學」的部分).

  (七)二分法辯論:將戰情簡化為美國(日本)會參戰或不會參戰;這種二分法帶來台灣社會判斷力的喪失.

  (八)混淆有限戰爭、登陸戰爭.二者在軍事上是兩回事,所牽涉到的戰力、戰略、戰術以及政治後果完全不同.

  (九)台海寬一百公里,是英吉利海峽的四倍,台灣可被擊敗,但難以占領,台灣長期低估了中共製造台灣內亂的能力以及已經存在的部署(台灣內部第五縱隊、帶路黨是關鍵),因此對民防、心防、資安的政策比起遙遠的澳洲還不如.

  正視戰爭、討論戰爭,是台灣社會必修的一門課!

  台灣人不是好戰分子或瘋子,沒有人喜歡戰爭,可是台灣位處「世界火藥庫」──台海的中心位置,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兵家必爭之地.在此情況下,正視戰爭、討論戰爭,並且積極備戰,才是台灣社會必修的一門課,唯有如此才能未雨綢繆,確保自己的民主體制和生活方式.

  本書不是一本軍事分析著作,而是對「台海戰爭的認知框架」和「台海戰爭的政治環境」加以分析的書.范疇特別提出政治備戰和思想備戰,針對當下國家認同分歧的台灣,如何防止第五縱隊的內部接應,而提出自己的警告.范疇也分析了軍事及社會備戰,例如在軍防方面,如何強化軍隊士氣和忠誠度、增加女兵比例;在民防方面,則可以廣設靶場、提升全民皆兵意識等.

  「我們有能力抵抗嗎?」

  「被迫一戰」是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的沉重議題,台灣必須鼓起勇氣直接面對,並在政治、軍事和社會心理方面做好充足準備.范疇最後以瑞士的一篇著名演講——「我們有能力抵抗嗎?」——激勵台灣社會.

  「我們到底有沒有能力抵抗?作為一個瑞士人,更甚者,作為一個士兵,根本不該問出如此自輕的問題.」

  「這個問題所展示的,是對己身力量的認知不足,是對我們的武器認知不足,也是對我們的國土認知不足,因為我們國內高山環繞,給予我們無可比擬的天險以捍衛我們的家園.只有一個堅決抵抗、並且也知道如何抵抗的人,才會贏得敬重.

被迫一戰, 台灣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