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ebook 西方哲學的奠基者亞里斯多德

By 劉燁

cover image of 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人生的最終價值在於覺醒與思考,而非生存.」

──亞里斯多德

純哲學境界──形上學

  《形上學》是亞里斯多德對先哲大家們的哲學思想總結,他著重介紹他們關於世界本原問題的方法.從古希臘第一個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泰勒斯主張水是萬物之源學說,到畢達哥拉斯的「數」的學說、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論,直至柏拉圖的理念論,亞里斯多德都引證了許多史料並作了分析.

唯有平衡,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倫理學

  亞里斯多德批判了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的倫理學唯理智論,認為倫理知識雖然是普遍的,但卻不能顧及到個別行為的無限多樣性.亞里斯多德還批判了柏拉圖有關統一的善理念的觀點,指出如果這種善不能實現,那就是毫無意義的.

簡單而充滿考辯──邏輯學

  亞里斯多德認為邏輯學是一切科學的工具,其研究對象是語言,即邏各斯,但它所注重的只是語言的形式,而不是語言的內容.他還提出了所謂的三段論.這個理論在後來的兩千多年裡,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認的論證形式.

  三段論有許多不同的種類,例如:「Barbara」(意為全部肯定「AAA」)

  1.任何人都是一種兩足動物(大前提)

  2.柏拉圖是人(小前提)

  3.所以,柏拉圖是一種兩足動物(結論)

高尚與美德──人生論

 讓靈魂恢復到自然狀態──快感

  快感是人對某種情感的感覺,當然對某事物的好奇心、朋友等也可以使人覺得愉快,產生快感.快感不是逼迫產生的,而是自然產生於靈魂得到自由的釋放.所以,專心、認真、緊張等並不是快感,除非我們已經養成了這些習慣.

 並非膽小怕事──恐懼

  恐懼是由想像造成的,這種想像往往是導致毀滅、痛苦、迫在眉睫的禍害,它們能引起人們痛苦不安的情緒.

經驗主義──幸福論

 生活中最必須的東西──友愛

  年輕人缺愛→會犯更多的錯誤

  老年人缺愛→不能受到很好的照顧

  壯年人缺愛→行為會有所欠缺

 最適合人類的天賦──快樂

  快樂是所有生物孜孜以求的東西,從某種程度上說,它是高貴的善,痛苦其自身就為一切生物所逃避,那麼,它的反面就是為一切生物所歡迎.其次,凡是不以他物為手段,不以他物為目的而選擇的東西才是最可貴的,這就是快樂.

 人生的目的──幸福

  幸福與快樂一樣,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幸福是人們最高貴部分的德性,它是人生的目的,有了它,人生才能完滿.就幸福存在狀態而言,它離不開勤勞,越勤勞越高尚,人也就會越幸福.所以說,幸福存在於人們的實現活動之中,當然這類實現活動應符合德性.

本書特色:本書從亞里斯多德的核心思想出發,對其形上學、倫理學、邏輯學、公民教育論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解讀,另外,對他的幸福原理和人生觀也有一個全面而精練的介紹.

吾愛吾師, 吾更愛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