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

ebook 幸福的奧義(上下冊不分售)

By 李崇建

cover image of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沒有人想沉淪,再乖張的孩子、再難搞的大人,

心裡仍渴望愛、渴望接納與有價值......

▍李崇建首次深度剖析個人成長歷程+對話實例 ▍

▍在薩提爾中,當一個人能與自己的「渴望」連結,

▍也就是擁有愛、自由、接納、價值與意義時,就能活出幸福感。

但當以下情形發生,

媽媽好難搞......

少年坐在三樓陽台,只要雙腳再往前一點,就會結束生命......

在外地讀高中的青少年,四個月沒回家,且音訊全無......

面對晚歸又愛打線上遊戲的老公,太太憤怒不己......

與媽媽鬧翻,離家出走的少女夜裡打電話給崇建......

拒學的14歲男孩,把自己鎖在房裡,一被叫喚,孩子就回:「滾!」

該如何喚回「渴望」?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想活出幸福感,但該怎麼做?

▍關於活出生命的幸福與意義,最能助人也自助的一本書。

鑽研薩提爾模式超過二十年的李崇建,在本書更深、也更廣地討論冰山理論中的「渴望」層次。上冊中,主要以其個人生命故事深入探討童年時母親離家對自身的影響,幫助讀者探索內在、連結渴望;下冊則以其過往在工作坊、晤談中的對話作為實例,詳加解說如何應用冰山理論,助人連結渴望。

我們那麼容易惱怒,且受制於冰山上層的行為,卻忽略了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渴求著愛、自由、接納、價值與意義,而那正是可以讓我們活出幸福與意義,並不斷成長的人生關鍵密碼。

▍當你無法與自己的「渴望」連結,如何自助?

已長大成人的你,可能心裡仍住著一個童年哭泣的孩子。你需要去探索童年時內在的冰山,去「體驗」當年的傷心、痛苦或憤怒,並將情緒釋放。也請別苛責自己,以往你隔絕情緒,僅是你的生存策略。但隔絕了傷心、痛苦或憤怒,你也將愛、喜悅與幸福阻絕在外,而此刻,你可以將自己縫補回來。

▍當他人無法與自己的「渴望」連結,你如何助人?

你可以以好奇關心對方,藉由對話,傾聽並理解,向對方表達欣賞與愛,也讓對方覺得被接納與有價值。但你的表達沒有目的,更不是為了期待對方聽話或改變。你關心與疼惜的是眼前對愛深深匱乏的人。當對方的內在開始流動,體驗了價值與愛,你們彼此連結,對方也會獲得更多生命力。

【特別收錄】18位「薩提爾學習者」跨領域動人專文分享

★本書特色:

◎李崇建接觸薩提爾超過20年,薩提爾改變了他,也改變了他和家人的關係,他因此持續推廣薩提爾,期待更多人受益,此書是他多年推廣薩提爾的集大成。

◎特別收錄18位「薩提爾學習者」跨領域的專文分享,那是學習薩提爾的學員們來自心底深處的感受,多篇令人感動不已。

例子一:

在那樣的一個時刻,除了我媽的聲音,周遭如此的寧靜,我的內在也出奇寧靜。在這份寧靜中,我看見一個念頭:眼前的這個女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愛我的人了。

若是她不愛我,不會始終如此嘮叨。在說了數百次之後,她仍從未放棄。

即使我一次又一次,以行動告訴她,我永遠不會是「她期待的那個樣子」,她仍從未放棄,想要我成為她心目中的樣子。

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有能力拒絕她,也有能力去愛「這樣的她」。我不需要跟從前一樣,用發脾氣的方式,去表達我自己。如果我已經明白了,並且接觸了自己的力量,我便不用對她生氣。我也可以讓她知道,我心裡的所思所想。

例子二:

若是早個幾年,我肯定破口大吼:「哭什麼哭?不會就要多練習,有什麼好哭的?」

這幾年,我學習了薩提爾模式,但是持續的學習,並未讓我變成一個不生氣的人,但是累積的覺察力,讓我在情緒升起時,還有念頭出現時,我能馬上辨認出來,不再被無意識掌控我。

看著孩子的眼淚,看著自己的情緒,一些畫面在腦海浮現:一個無助的男孩,因為成績很糟糕,好多人對他指責,將生氣發洩在他身上,那些人是父親、母親,還有他的老師。

「你有沒有在認真啊?」「花錢讓你去補習,你考這是什麼成績?」「你會不會想啊?」「你沒希望了!」......

大量指責的話語,好多冷漠、鄙視的神情,對著無助的男孩。

那個無助的男孩,正是小時候的我。

★名人推薦

畢柳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退休教授)

張輝誠(學思達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普林思頓中小學教學總監)

__專文作序

李境展(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

腦闆 李昆霖(佐見啦生技公司董事長)

林辰唏(演員)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

蔡淇華(作家、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澤爸 魏瑋志(親職教育講師)

__33位「薩提爾見證者」好評推薦

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