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

ebook 愛麗絲.米勒的悲劇

By 馬丁.米勒

cover image of 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我作夢也想不到要寫一本關於我母親的書,她對我來說是一個陌生到無法描寫的人......」  

  身為舉世聞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的獨子,馬丁.米勒與母親的關係卻疏離而緊繃,他甚至為此瀕臨崩潰。母親過世後,馬丁終於鼓起勇氣,藉著書寫本書重新認識母親這個人,才終於同理雙方的處境,也明辨了愛麗絲.米勒理論的價值及侷限。

  愛麗絲.米勒以《幸福童年的祕密》等經典著作建立起兒童捍衛者的聲名,但她自己卻從未處理童年創傷,內心壓抑的憤怒塑造出極端、激烈的性格,兒子馬丁則成了最直接與長期的受害者。這應驗了愛麗絲.米勒自己的主張:父母的創傷會蔓延到子女身上。

  「母親待我猶如敵人,真讓我覺得自己像隻怪物,而她想除掉牠......」

  傷痕累累的馬丁透過訪查回溯,揭開母親絕口不提的早年經歷:在僵化保守的猶太家庭成長、經歷殘酷的納粹屠殺;他同時看見母子間因戰爭創傷而扭曲的情感互動,理解母親為何無法按她創造的知識對待兒子。這個歷程為馬丁自身的情緒找到出路,也讓同為心理治療師的他,親身體會到回溯家族歷史在創傷修復上的價值。

  「當愛麗絲‧米勒的兒子並不好......即便如此,我的母親仍是個偉大的童年研究者。」

  本書可說是馬丁在母親的立論基礎上,親身實踐了更具建設性的做法,不僅為米勒全球的舊雨新知分享了發人省思、勇氣十足的生命故事,也為心理治療貢獻了精彩絕倫的案例。

本書特色

  ※揭開暢銷名作《幸福童年的祕密》背後的人生故事,舊雨新知不可錯過的省思之作。

  ※最有勇氣的家族書寫,最具建設性的理論實踐──兒童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之子直面傷痕累累的母子關係,明辨母親學說的價值與侷限,終止創傷惡果代代蔓延。

感動推薦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系退休教授

  王浩威/作家、心理治療師

  林蔚昀/作家、波蘭文學譯者

  周仁宇/兒童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

  (依姓氏筆畫排列)

幸福童年的真正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