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列國誌

ebook 中國通俗演義,中國古典文學,中文歷史小說大成,媲美三國演義,勘比正史史書

By 馮夢龍

cover image of 東周列國誌

Sign up to save your library

With an OverDrive account, you can save your favorite libraries for at-a-glance information about availability. Find out more about OverDrive accounts.

   Not today

Find this title in Libby, the library reading app by OverDrive.

Download Libby on the App Store Download Libby on Google Play

Search for a digital library with this title

Title found at these libraries:

Library Name Distance
Loading...

《東周列國志》是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是一部在中國除了《三國演義》之外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通俗歷史演義。

本書一開始始於明朝嘉靖、隆慶年間,余邵魚編撰《列國志傳》約28萬字,書中內容始於武王伐紂,終於秦併吞六國,不過書中仍有許多民間傳說故事。

後到了明末,大儒馮夢龍在《列國志傳》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增至70余萬字,共108回,不但刪除了余邵魚《列國志傳》中明顯不符合史實的故事傳說,還刪去了武王伐紂到西周衰亡這部分內容,並增添不少重要內容,並且集中寫春秋、戰國的史事,所書歷史從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89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統一全國為止。

《東周列國志》詳細描述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興亡盛衰過程,更對那些腐朽殘暴、驕奢淫侈的統治者,如周幽王、齊襄公...等進行了批判;也肯定讚揚了明君和賢臣,如齊桓公和管仲、秦孝公和商鞅...等。

清代乾隆年間,經蔡元放編修潤色加註,正式易名為《東周列國志》,共27卷108回,是《列國志傳》的評點本,也是近200年來最通行的版本—《東周列國志》。

因為明朝大儒馮夢龍和清代名士蔡元放非常強調歷史演義必須忠於史實,所以《東周列國志》的史學價值在中國歷史地位很高。

因此讀《東周列國志》要把它當作正史看,千萬別當小說來瞧,因為本書講的,都是史書上的真實事蹟啊!

馮夢龍(1574年-1646年),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博學多聞,為人曠達,不拘一格,屢考科舉不中,以坐館教書為生。天啟六年(1626年),遭魏忠賢閹黨逮迫害,馮夢龍發憤著書,除了完成改編《列國志傳》外,還完成當代名著「三言」,也就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晚年馮夢龍仍孜孜不倦,繼續創作小說和整理戲曲研究。

崇禎十七年(1644年),明朝滅亡,馮夢龍悲痛欲絕,努力宣傳抗清,清順治三年(西元1646年)春,憂憤而死,也有傳聞說是說被清兵所殺。馮夢龍雖身死,但其所著之文學不滅,流傳於世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馮夢龍可說影響中國文學甚鉅。

東周列國誌